《玫瑰的故事》:玫瑰情路坎坷,是因为这个
剧名《玫瑰的故事》
当22岁的玫瑰对庄国栋一见钟情,却不知如何开始时,黄振华惊讶地说:“这事对你还不简单,穿上你的小热裤,小轮滑,还不迷死他。”
但是黄振华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迷到了庄国栋,但是却也尝到了感情的苦。
有个场景,玫瑰为了帮助老板获得与腾先生的合作机会,她准备去腾先生的私人聚会。去之前,她开始幻想自己穿着漂亮的礼服进去的场景,却因为没有入场券被保安拒绝进入。
忽然有个帅哥被玫瑰的魅力征服,来了个英雄救美,玫瑰挽着他的胳膊惬意地进入了聚会。
而且聚会上遇到了一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
想到这里,连玫瑰自己都乐了。
其实,那天真正的场景是玫瑰穿着一身黑色的工作服,斜挎个双肩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是个十足的职场精英。
由此可见,在玫瑰22岁左右的年龄,很容易把人事不好的一面过滤掉,只看到那些美好的一面。
在心理学上,这属于晕轮效应。
这种现象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如果把这种晕轮效应用在事情上,则说明玫瑰很积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就像玫瑰凭借自己的浮想联翩,成功争取到了腾先生和老板的见面,进而促成了两家公司的合作,成为了老板的得力助手。
可是,玫瑰也把这种晕轮效应用在了感情上,用错了地方,吃了不少感情的苦。
就像初期,玫瑰被庄国栋迷得神魂颠倒,她说:“这个人有点不一样。”
她开始若有所思地畅想他的各种发光点,却忽略了他的致命弱点——缺乏爱的能力。
遇到感情卡点时,他只会说“我想你了”,总幻想着一个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刚开始玫瑰还吃这一套,后来玫瑰渐渐对此免疫了。
当庄国栋终于有机会当面询问她当年为何分手时,玫瑰连理由都懒得解释,只说了句:“别想从前的事了,往前看。”
可见,玫瑰真的放下了,开始褪去青涩。
遇见方协文时,玫瑰的晕轮效应又犯了。
玫瑰只看到了他身上的好,连父亲都能看出:“他说话做事太滴水不漏了,让人觉得不真实。”
可偏偏玫瑰看不出来他的伪装。
当方协文求婚时,玫瑰没经过深思熟虑就答应嫁给他了,两人闪婚,却忘了:和一个人结婚就是和他的整个家庭结婚。
结婚后,她才发现,每天和一个处处控制自己的老公、一个自私狭隘的婆婆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煎熬。
玫瑰的原生家庭太好,长得又好看,这样太顺的人注定要在其他方面栽跟头,而玫瑰吃的是感情的苦,原因在于晕轮效应。
有些弯路非走不可,有些南墙非撞不可。
经过这些人情练达,玫瑰的感情观也终于从青涩走向上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