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李蔚赵茜
提几个关键词,杭州、文艺、菜场,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开张半年多的文二菜市。
如今,爆改菜场成为不少城市的弄潮赛道,试图一改人们对菜市场的惯性思维,另辟蹊径走上一条文艺范儿的画风,将菜场也纳入到文旅产业中。
试水者众。
值得注意的是,在杭州,有几个年轻人,单枪匹马钻进菜市场,以自己的理解去触碰、闯入、落脚,跟上菜市场的节拍,达到合谐的共振。
熊伟点开一条新微信,是朋友发来的照片,他认出了自己的字,写在长条烟盒壳的反面,大大的“黑鱼”两字,在一个卖黑鱼的盆前“站岗”。
几个月前,他给大马弄菜场写毛笔字招牌的视频小火了一把,没想到这位水产摊主还留着字。
一个下午,熊伟提着一瓶墨、几张纸,拈着几支毛笔,晃进了杭州城南的大马弄菜市场。
“牛蛙”“桑椹”“甲鱼”“白乌笋”“乌米饭”……熊伟写的是隶书和楷书,个个饱满淋漓。“他们(摊主)都很喜欢,有的还递过来让我写,撕下来的纸板箱,拆开来的烟壳,泡沫箱的盖子……”
这是行动前一晚的火花一闪。“不是做秀,不是策划,只是一种碰撞、尝试。”还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研的熊伟说,在古代毛笔字兼具实用与审美,可现在实用性丧失了。他想通过这个举动,试一下“毛笔字可以再次进入到生活中,它可以非常接地气”。点子一提出来,群里有人问,那么哪里最接地气——大马弄菜市场,群里好几个小伙伴异口同声。
视频上网后,评论很火,有调侃“字写得不怎么样”的,也有点赞“书法就该这么用”的。熊伟琢磨着,虽然咱们的菜市场不咋讲究,但老百姓对美的东西是欣然接受的,只是可能没那么具有自主意识。
“他们是愿意接受新奇、美好和情调的。”齐齐也有相同的感受。
她的咸酥鸡档口开在离菜场很近的小区居民楼的一楼拐角,这个拐角被她搞得很另类——外卖窗边,靠墙倚着几张户外帆布椅,椅旁小桌上一个插花作品走的是随意画风,有鲜花插鲜花,有蔬果插蔬果。不少居民从菜场一来一回,路过时都要打量一下。
有一次,她正忙着,一个中年男士敲了敲档口的窗,对她说“唉,那个花,插得好看。”把她夸得一愣。
齐齐的南山尾,开店满两个月了。
她的初衷是在有烟火气的地方开一家专做咸酥鸡的档口,看中这个店面是因为离松木场的王家弄农贸市场只有50多米,附近全是五花八门的社区小店业态。
第一次见识有人这么打理一家咸酥鸡档口——
用做店面的只一小间,帘后就是厨房和储物区。柜台旁是一台落地黑胶机,铜叶拉手的矮柜一看就是个老物件,再扫过去是摞得比人都高的书,九张有些年头的黑胶碟上墙摆了个九宫格。
门外有个小院,院里铺满碎卵石,墙角一株凌霄花,开得潦草,跟墙外杂树不分你我。齐齐略不满意,移种了几丛绣球,小院顿时风清气朗起来。
不时有人好奇地探进一只脚、半个脑袋,“咖啡店吗?”
卖相这么好,只卖咸酥鸡,好像是有点说不过去?
齐齐很快找了一位咖啡师,“南山尾”的店名才挂上墙没两天,莫名其妙地来了一波“自来水”客人。
“平时主要是附近居民,以宝妈居多,接娃放学前,来喝个咖啡看看书,再打包一份咸酥鸡走;周末就是刷到荐店来打卡的年轻人,里里外外全坐满了。”
“小店算是闯入社区生活的新事物吧。”齐齐觉得,社区菜场不可能永远一个样子,会越来越多元,“时代在更替,菜场的模式也在变,大家是乐见于烟火气和审美性共存的。”
小店招牌紫苏咸酥鸡,是齐齐的绝活,也是她开这个档口的初衷,让大家吃到地道味儿
齐齐任由小店在菜场的生态圈里自然生长,别人提什么需求,她能做就做一下,从咸酥鸡,到咖啡,再到卤肉饭,最近又想尝试一下深夜小酒馆。
从打量到习惯,社区里的人也“开发”出小店更多的功能,几乎每天有个时间段,小院外的户外椅上坐着一溜白衬衫黑裤子的房产中介,交流着不只是房子的故事。
齐齐觉得,这家店的烟火气,不单单是菜场,还是一个社区的烟火气了。
齐齐每天都去菜场买菜。有位卖肉的阿姨,是她卤肉饭原料的专供商,“她会给你很仔细地切成细丁。”买调料,齐齐也认准两家摊主,货正人和善。摊主们也都知道,她是那家“长”得很好看的小店的老板。
“有些买菜的大伯大妈也认识我。”这让齐齐很高兴,觉得自家小店也是菜场的一分子了。
跟南山尾一样,Vegecoffee也是一家菜场咖啡店,但辈份老多了,这是杭州第一家菜场咖啡,开了近五年。小店窝在拱墅区红石板农贸市场里,很好找,西门一进去,右拐,夹在一家面食小吃店和禽肉摊位中间的,就是他家了。
店主阿黎觉得,如果Vegecoffee当初没开在这里,不一定能活这么多年,“很多人就喜欢它的菜场气质。”
Vegecoffee有一款“菜场美式”,差不多招牌一样的存在,常有人点这个。阿黎常常小跑着去几步远的蔬菜摊买黄瓜,蔬菜摊大姐笑称她卖的是“咖啡黄瓜”。
阿黎笑说,其实Vegecoffee跟蔬菜摊差别不大,咖啡豆也是地里长出来的农作物,只是加工后脱掉了原生态的样子,但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所以咖啡店开进菜场,就像回到它开始的地方。它与菜场的内核本就是相合的。因为相合,它才存留下来。”
小店全年无休。店主阿黎在每个工作日8:00之前开店,周末会迟半个钟头,晚上开到7点。万一需要休息,阿黎就会找兼职。
店里五花八门的小物件,都是熟客们的赠送和创作。
“全日制是信任的基础”,阿黎说,作为菜场咖啡店,依赖的是社区客源,需要跟客人建立密友般的关系,很自然也成为这一带社区的熟人据点,大家愿意在这里分享生活。
第一次去,正碰上三个宝妈围在店前,聊得热火朝天,接着一个个接娃去了。
第二次去,上午9点半,店前酒吧椅上,坐着一位小姐姐,笑称这里是八卦中心。“有段时间不来,我就记挂。”
“菜市场不只是一个购物场所,因为接地气,它会让人感到更放松。人放松下来,就愿意伸出触角去沟通。”阿黎说,他眼里的Vegecoffee就像另一种版本的深夜食堂——主打一个全日制的温暖陪伴。
这几年里,阿黎不是没有尝试过经营些别的,“只是挂掉了”。这让他意识到,在红石板农贸市场,“所有的摊头或小店开得都比我的时间长,其中必有缘因。”要留下来,就要保持新鲜、开放、接地气的菜场气质,未来的开发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寻找和摸索。
阿黎和合伙人去考察过今年开张的网红菜场文二菜场,“那家引入了专门的运营团队,更商业化,流量更大,但不符合我的初衷。”
文二市场也有一家菜场咖啡,开张之初还供应云南小锅米线,现在只供应咖啡和甜品、小食。
中午时段抵达“出山咖啡”,店里满是年轻人。作为一家网红咖啡店,价格定得比前两家要高一些,但以打卡为目的的顾客并不在乎这些,干净明亮如时尚市集般的文二菜市和出山ins风的菜品以九宫格的形式,在社交平台上刮得正猛。
出山更像一家网红咖啡店,店里咖啡制作台开敞式的设计,初衷或许是更方便与顾客的交流,但显然订单量已经让咖啡师忙得毫无余力。
以文二菜场为代表的网红风打造,眼下似乎正成为不少城市的弄潮赛道,一改人们对菜市场的惯性思维,在大改特改下,试图走出一条文艺范儿的道路。
比如文二菜场之后,紧接着开张的是改造后的东山农贸市场,还有随后上车的蒋村花园农贸市场和三鼎农贸市场。
不过,正如阿黎一直很看重的成本问题:网红文艺风的装修“固定成本”必需大销量才能摊薄。
换言之,店铺能不能走下去,依赖的是“打卡客”的大流量。但这显然不是阿黎等人想要的解题思路。
菜场如何靠文艺化的审美潮流和生活体验来吸引客人?
对于各城市爆改的菜市场,有网友说,不是脏乱差就代表菜市场的原汁原味,但我要的烟火气在哪儿?
有网友说,好逛的菜市场在于有惊喜,能让顾客得到消费情绪上的满足和人际沟通上的快乐。
风格模式化的装修和商业化的经营,可能只是变好看了,但并没有变好逛了。
那什么样的菜场才是他们眼中的文艺范儿?
熊伟说,我写的字与菜市的摊其实是割裂的,如果每个摊主能自己写,写出独一无二的招牌,这样的菜市场才更文艺更有意义。
齐齐说,藏龙卧虎的菜场才是最文艺的,最新鲜的原料,最地道的料理,最朴素的生活表达,不需要给它设计什么条条框框。
阿黎说,文艺在我心里很简单,就是接地气的,有温度的,让i人也能自在地打开话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