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陈毅口干舌燥,于是到一农妇家讨口水喝。谁料,农妇无意间竟说出了我党联络地点,陈毅当时心里一惊:大事不好!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缅怀一代“儒将”陈毅:三年游击五次脱险》) 江西梅岭密林深处。 一个消息如同野火般在红军战士间传递,点燃了他们疲惫不堪的面容,也将陈毅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中央来人了希望陈毅下山接头! 这是三年来他们第一次收到中央的明确指示。 三年的疯狂围剿下,陈毅和项英带领的红军队伍与中央红军失去联系,只能在赣粤边境苦苦支撑。 长征的队伍怎么样了? 突围出去的游击队还好吗? 无数个日夜这些问题像巨石般压在陈毅心头。 然而这份喜悦很快被一抹疑虑所取代。 为何中央联络员不直接上山? 为何要让他们冒险下山? “老陈,这会不会是敌人的阴谋?”区委书记黄赞龙面色凝重。 陈毅紧锁眉头多年的革命斗争让他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着高度警觉。 他心里清楚越是这种时刻,越不能自乱阵脚。 “事关重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必须下山一趟!” 为了安全起见陈毅决定轻装简行,只带了黄赞龙一人。 他们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扮成教书先生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山下走去。 烈日当空两人走了大半天,早已口干舌燥。 正好到陈海同志家门口,就想讨口水解解渴。 “大嫂,陈海在家吗?” 黄赞龙问道。 正在里洗衣服的农妇抬起头,操着当地口音说道“他去团部了。” “团部?” 陈毅心头一震,他分明听成了“糖铺”。 “糖铺”是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就算亲属也不能随意透露。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难道? 告别农妇陈毅和黄赞龙继续前行。 他们没有直接去约定地点而是绕道去了“糖铺”。 还没走近陈毅就察觉出异样。 糖铺周围多了许多陌生面孔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蹲在路边,眼神却鬼鬼祟祟。 “老黄,情况不对!” 陈毅低声说道,“我们先撤!” 两人刚转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他们。 “陈司令,真的是你?” 原来是曾在糖铺工作的老工人。 老工人神色慌张拉着他们躲进一条巷子,压低声音说道“陈海叛变了!敌人已经知道你要来,你赶紧走!” 犹如晴天霹雳陈毅顿时明白了一切。 这一切都是陈海设下的圈套! “好个陈海,竟然背叛革命!” 黄赞龙咬牙切齿。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必须马上离开!” 两人一路狂奔直到回到梅山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危险并没有解除。 敌人得知陈毅已经上山立即调集大批兵力,将整个梅山团团包围。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陈毅和黄赞龙只能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 敌人像疯狗一样到处搜查,山洞外不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叫喊声,他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夜幕降临敌人依然没有放弃搜索,反而放火烧山妄图将他们逼出来。 熊熊烈火迅速蔓延,到处都是浓烟,热浪滚滚。 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窒息感越来越强烈。 难道今天真的要牺牲在这里了吗? 陈毅心中充满了悲愤和不甘。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写下给组织的最后一封信。 “天欲雨,人欲睡,山挡路,水挡归” 正当他们准备做最后决战时奇迹发生了! 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火被浇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被浇灭了。 趁着天黑和大雨他们艰难地钻出山洞,开始了又一次突围。 他们翻山越岭躲避敌人的追捕,最终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圈,回到了红军的队伍。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