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质疑国家斥巨资在山区建造的抽水蓄能电站,认为用100度电抽水,却只能发出80度的电,是白白浪费资源。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代替?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和电网稳定性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看似“亏本”的项目,正逐渐揭开其作为“绿色革命幕后英雄”的神秘面纱。 你是否想过,我们习以为常的稳定供电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机制? 事实上,电网就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需要时刻保持供需平衡。可随着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民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用电需求像脱缰的野马,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传统火电、核电虽然可控性强,但启动和停止都需要漫长的过程,难以应对用电高峰期的突发需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虽然前景广阔,但受制于天气等因素,发电量难以预测,更像是难以驯服的烈马,让电网调度头疼不已。 面对日益严峻的调峰压力,储能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电网的“及时雨”。就像手机需要充电宝来补充电量一样,电网也需要储能系统来平滑电力供应,应对用电高峰期的挑战。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可谓是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老大哥”。它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将水抽到高处,在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 虽然从数字上看,抽水蓄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似乎不高,但它却像电网的“压舱石”,保障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数据显示,抽水蓄能电站的寿命可达百年,远超传统火电站,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它不仅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的电力供应安全,还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近年来,一种名为“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的新型储能技术异军突起,成为储能领域的“后起之秀”。它利用地下盐穴储存压缩空气,在用电高峰期释放,推动汽轮机发电,实现电能的高效存储和利用。 相较于传统的抽水蓄能,盐穴储能技术拥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更低的建设成本和更灵活的选址条件,更重要的是,它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是真正的绿色储能技术。 位于湖北应城的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它的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压气储能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也为全球盐穴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储能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自主研发的抽水蓄能和盐穴储能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让我国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了有利地位。 以压气储能技术为例,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项目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全部国产化,形成了该领域的自主产权和标准体系。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国储能技术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王牌”。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抽水蓄能和压气储能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多能互补、储能网络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储能技术将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可以预见,抽水蓄能和压气储能技术将在未来更加深度地融入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并网和能源互联网,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强劲动力。 无论是默默无闻的“老大哥”抽水蓄能,还是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压气储能,都在为电网的绿色革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以更加耀眼的姿态,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丨“绿色超级充电宝”并网发电,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提速》中国科技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