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义工夫妇搭档从事临终关怀服务伴上百位重病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身边24小时 2024-08-18 12:16:18

临终关怀义工霞姐和丈夫文哥。

下午3时,广东省向阳幸福社区助老中心的义工霞姐和丈夫文哥提着老人爱吃的饭菜,摁响了老人家的门铃。约莫等待了15分钟,一位年迈的老太太颤巍巍地走出来,看见她熟悉的这对“夫妻档”,笑得合不拢嘴。

霞姐和文哥都是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义工,他们经常为疾病终末期老人提供身体、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帮助老人舒适、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霞姐从事老年人临终关怀工作已有15年,而文哥“妇唱夫随”也已经坚持了10年。“我对她很敬佩,当年我就是这么被她迷住的,没想到社会上还有这样好心肠的女子,对待陌生老人能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文哥如此评价妻子。

“很多老人在临终前已经把我们当作他们的亲人,所以我们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对于从事这份充满爱与阳光的工作,霞姐和文哥饱含热情。

霞姐和文哥探望老人。

义工曾陪护她病重母亲

她接过临终关怀“接力棒”

老人们亲切地称霞姐为“肥妹”,这是她非常喜欢的昵称。今年3月,罹患胃癌晚期的黎伯住院了,霞姐夫妇每天都坚持去医院陪伴照顾他。出院后有一天凌晨1时许,老人突然捂着肚子说胃部剧痛,并且大汗淋漓,嘴里还说着“只要肥妹来”,家属急忙打电话求助霞姐。霞姐夫妇二话不说赶往老人家中,打来热水,边给黎伯擦洗身体边清理老人的呕吐物,并宽慰他放松身心。黎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属们都被霞姐夫妇的义举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久后,在霞姐夫妇及其他义工的轮流陪护下,黎伯走得很安详。

为何会成为临终关怀义工?霞姐告诉记者,2009年她的母亲到了生命终末期,当时她边工作边日夜照顾母亲,长期的压力让她心力交瘁。一个偶然的机会,热心的社区义工来到霞姐家中,无微不至地帮她照顾母亲,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爱与温暖深深感动了霞姐。她母亲临终前拉着女儿的手说:“这些好人是我这一生中遇到过最温暖的人,以后你要跟着他们一起干。”

也是从那时起,霞姐决心成为一名专门照护老人的临终关怀义工,她想把自己所得到过的帮助和爱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老人。“因为我淋过雨,所以我更乐意为他人撑把伞。”

霞姐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欢与老年人交谈,不畏惧生老病死,对于与疾病终末期的老人打交道,她也从不退缩。“我们会重点关注独居的空巢老人,特别是子女不在本地的,我们会尽可能多地去他们家里,帮他们买菜、搞卫生,协助他们看病、转医院等。”

“妇唱夫随”做临终关怀

疗愈病重老人以及其家属

虽然妻子经常干着“又脏又累”的工作,但在文哥眼中,霞姐在照料老人时那种无所畏惧让他感动而着迷,他们当初也是这样相识的——大约10年前,文哥在参加一次社区助老活动时见到了霞姐。当霞姐为老人服务时,文哥发现原本略显羞涩的她似乎变了一个人,不惧怕老人身上的异味,利索地抱起一位八旬老人到一旁的躺椅上,并拿来湿毛巾为其仔细擦洗身体。“那一刻我就被她迷住了。我没想到社会上还有这等好心肠的女子,对待一位陌生老人能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文哥讲述着和妻子的缘分,一旁的霞姐有些不好意思。

从那以后,霞姐经常到这位老人家中为他擦洗身体,还给老人煲烧骨粥喝,那也是老人临终前最快乐的时光。两个月后,老人在家中安然离去,而这位老人也是霞姐和文哥作为义工共同送走的第一位老人。“因为文哥也是做义工的,知道我的工作不容易,所以我们自然就走到了一起。结婚后他也一直支持我继续从事这份工作。”霞姐说。

从此以后,无论寒来暑往还是三更半夜,霞姐和文哥总是随叫随到,在一个个重病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充当那个“温暖的陪伴者”。

霞姐坦言,在义工中像她和文哥这样从事临终关怀的“夫妻档”并不多。“当临终关怀义工,不仅要有爱心和耐心,还要接受老人的负面情绪,因为有的老人生了重病后可能会毫无征兆地发脾气,义工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难以坚持下来的。”

“妇唱夫随”地做临终关怀义工10年,文哥对于临终关怀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妻子他也愈发敬佩。文哥说,做临终关怀义工需要把老人当成亲人,为他们提供身体、精神等方面的照顾和人文关怀服务,温暖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程”。

经过霞姐和文哥的一系列精心照护,不少老人在得到临终关怀后不仅身体上的疼痛得到缓解,精神状态也改善了。不仅如此,临终关怀对患者家属也有疗愈作用,即使知道亲人“时日无多”,但义工的陪伴让家属有力量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老人离世后,霞姐和文哥还会针对老人家属继续开展“心理疗愈”,帮他们度过亲人离世的痛苦期。

病重老人想在家中离世

他们当“和事佬”帮其完成遗愿

从事临终关怀服务十多年,霞姐和文哥目睹了太多人间冷暖。最让霞姐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接到任务去看望一位80多岁的重病老人,她为老人翻身时发现老人已经挺长时间没有擦洗过身子了。霞姐二话不说,拿出手套为老人清理排泄物,并将老人的身体清洗干净。老人一开始羞得满脸通红,霞姐赶紧宽慰他:“您不用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的工作。”老人紧张的情绪这才放松下来。看到这一幕,老人的儿子感慨万分,他没想到这位和父亲非亲非故的义工却能把老人当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

仔细和老人的儿子交谈后,霞姐和文哥才知道老人一直有一个心愿:他想在自己家中离世,不想继续躺在医院病床上,所以在住院时一直忧心忡忡。“其实很多老人都不愿病逝在医院,他们会觉得很孤独。”霞姐说。但老人的儿子对此却表示反对,霞姐坦言,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对我们临终关怀义工来说,也要做好老人和子女沟通的桥梁,因为很多时候子女们在面对即将离去的亲人时都会有深深的无力感。”

霞姐和文哥几经思索,最终还是决定劝说老人的儿子满足父亲最后这个愿望。一开始,老人儿子的态度还是很坚决,但看到霞姐和文哥一直把自己父亲当亲人一样照顾,他的态度开始软化。随后一天晚上,霞姐接到老人儿子的电话,他和妻子同意将父亲接回家照顾,并且每天会陪父亲聊天,给他做喜欢吃的饭菜。老人被接回家照顾大约十天后,在家中安详离世。“在我们的努力沟通下,老人的遗愿得以实现,没留下任何遗憾,还促成他和儿子的和解。这种成就感,不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是体会不到的。”霞姐抹着眼角的泪花说。

陪上百位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她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霞姐自从毕业后便加入到义工团队中帮助社区老人,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而她从事临终关怀工作已有15年,陪伴了上百位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她坦言,其实中途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母亲临终前那番话,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她的义工同事里,霞姐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年近七旬的凤姨(化名)。在刚成立老年人临终关怀项目后,霞姐常与凤姨一起上门为老人服务。因为凤姨并无子女,在服务老人时她不禁心生感慨:“如果等我老的时候,也有人这样照顾我就好了。”一旁的霞姐默默记住了这句话,到后来凤姨身体逐渐变差,无法继续加入义工团队后,霞姐便开始与其他同事一同去照料凤姨的衣食起居,直到她走完“最后一程”。

霞姐抚摸着自己贴着药膏的手,继续和记者聊着照顾老人的一些故事。“有些老人的子女经常和我们说,一些护理项目他们都不敢做,但没想到我们愿意去做。比如说有些老人因为积食导致便秘,我们就会戴上手套为老人通便,很多家属都因此对我们刮目相看。”一旁的文哥也补充说:“每个老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话特别多,有的却一声不吭,还有的会胡言乱语,这种时候就需要临终关怀照护者的内心足够强大。”

霞姐在与丈夫照料临终老人这些年,也曾有老人的子女质疑他们是否另有所图。“我们去到老人家里服务时至少是三个人,大多是两位义工和一位街道工作人员,以免产生后续不必要的误会,义工们会在照顾老人时进行视频录制,比如帮老人清理卫生时需要丢一些杂物,也会在老人确实对此行为知晓且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对于霞姐和文哥的无私付出,很多老人都很感激,甚至把他们当成“契子”“契女”,有的老人更坚持要在自己去世后把房子留给“肥妹”,但都被她谢绝了。“如果是没有子女的老人,我们会按照相关法律交由政府部门对老人的遗产进行处理;如果是有子女的,我们更要婉拒老人的好意。”

霞姐说,在照顾老人的日子里,她与许多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逢年过节,很多老人都会邀请她和丈夫到家里吃些应节菜,她和文哥对此也都会“捧场”地吃完,因为她觉得这不仅是积极回应老人的一番好意,更是他们彼此间的信任与尊重。“前几天我皮肤过敏,我照顾过的一位老人看见了,还托人从老家给我带来一盒膏药,说对皮肤过敏很有效。”不经意间,霞姐的眼眶再次泛红。

“很多老人在临终阶段已经把我当作亲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霞姐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实习生区子晴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