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祝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如何让古老的非遗推动乡村振兴,在新时代的传承中为乡村注入发展活力,婺州大地有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婺州扎染”让金华市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成了网红村(受访者供图)
“婺州扎染”第四代传承人温国香正在染布(受访者供图)
非遗的代代相传
染布养缸的日子里,凌晨4时,温国香就会来到村口的梅溪边取水,“婺州扎染需要用到活水,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村子的原因之一。”
温国香是金华市级非遗“婺州扎染”的第四代传承人,2018年,她的“婺州染坊”开在了金华婺城区南山脚下的安地镇岩头村,这里碧水青山、梅溪环绕、美如诗画。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脉相承。自从有了温国香和她的“婺州染坊”,岩头村变成了网红村,“非遗+旅游”也推动了共同富裕。
非遗根植乡村,拥有天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土黄色的泥墙黑瓦房,挂着一块“婺州染坊”牌子,4个金灿灿的大字在蓝天白云衬托下熠熠生辉。染坊门口小溪潺潺流水,古木参天,村子清净宜人。
“我很喜欢土的东西,有我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温国香从小受祖辈影响,酷爱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了婺州扎染技艺精髓。岩头村的自然环境、人文底蕴和淳朴民风,深深吸引了她。
婺州扎染起源于隋代襄州刺史柬郡公崔彦穆的孙女崔氏,曾一度风靡整个王城。后来,崔氏家族没落,崔氏旁支沿用崔氏手艺重新设立“婺州染坊”谋求生计,而温国香的祖辈就是其中之一。崔氏的手艺一直伴随着这一脉家族的日常生活。
婺州染坊中的精美服饰。潮新闻记者郑景怀摄影
乡村有非遗的“魂”
1999年生的小伙子陈金鸿是土生土长的浦江人,父亲陈兴堂是“浦江春毫”技艺传承人,也是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金鸿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继承父辈的茶业,成为家族的第三代茶人。
“我做茶的理念,就是做一杯干净的、有灵魂的生态茶。”陈金鸿出生在零工业乡镇的檀溪,这里有生长条件优良的土壤、空气和水分。他发起并成立了浦江县兴檀茶叶专业合作社,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与茶文化传播,同时申请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心檀,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在他看来,家乡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备“山好水好茶更好”的天然优势,这是任何技艺都无法取代的。
“如何让浦江茶香飘得更远?”这是陈金鸿一直思考的问题。“浦江春毫的制茶技艺,曾经也是红极一时,我想把我家的绿茶打造成绿茶里面的标杆,能够跟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品牌媲美。”为了打出名气,陈金鸿带着自家茶叶参加了许多比赛,心檀也不负众望,毛尖和红茶在“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分别荣获特别金奖和银奖,同时绿茶也在第十一届“中绿杯”名优绿茶推选活动中,荣获一金两银的成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多来自民间,民间工艺的原材料和制作技艺都离不开特定的区域,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浦江第三代茶人陈金鸿(右)与父亲一起查看茶叶品质(受访者供图)
让非遗“活”起来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人。金华有许多非遗传承人群体,他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值暑假,义乌李祖村一间古色古香的梨膏糖制作非遗工坊内,一群学生正在李清标的带领下,亲手体验梨膏糖的古老制作工艺。李清标的父亲李期银在一旁吹拉弹唱,悠扬的胡琴曲和戏曲演唱在炎炎夏日带给游客们一份意外的清凉。
金华梨膏糖制作技艺有1200多年的历史,李氏梨膏糖就有300多年,李清标是梨膏糖的第七代传人。接过父亲的衣钵,李清标以年轻人的视角,在制糖、讲解、销售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开创了“无糖秋梨膏制作技艺”、研发了“无糖梨膏棒棒糖技艺”,获得“一种梨膏糖制作方法及配料”和“一种梨干的晒制方法”的发明专利。“李氏梨膏糖”品牌也获得“金华市著名商标”“金华市名牌产品”和浙江省“名特优产品”荣誉称号。
“任何一种传统工艺,传承下来肯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创新才是传承的关键。”李清标说。2006年,李字头梨膏糖建立工厂,实现集约化生产,为生产大量产品提供了源泉动力,使得传统“慢工出细活”的梨膏糖得以快速制作,同时增加品质。当年的小作坊成了市级龙头企业,李字头梨膏糖的火爆销售,带动了原材料的大量收购,每年对本地黄花梨、山花梨和各类药材的收购数量不断增加,本地的不少农户都有了稳定的收购渠道。
李清标带着李氏梨膏糖制作技艺到上海会展中心参展(受访者供图)
为乡村注入共富力量
近年来,婺州扎染得到发展和传承,越来越多人走进岩头村,穿上扎染的传统服饰,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温国香和她的“婺州染坊”吸纳了许多传统手工艺人才,带动了安地镇很多村庄特别是岩头村的农妇就业。“婺州染坊”品牌还孵化产生了5个系列共20余种衍生出的扎染、布艺等非遗体验活动,与高校、旅行社合作,改进非遗扎染制作工艺和产品,让非遗从“活化石”转变为方便传承的“活文化”,目前工坊每年承接研学人员逾3万人次。
村子的人气旺了,村民们也搭上了“致富快车”,以农家乐、文创产品销售和农特产品销售为代表的文旅配套经济在岩头顺势而起。目前,岩头村每年吸引游客超70万人次,工坊带动周边产业年营收超800万元,推动安地镇全域旅游发展,绿水青山切切实实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李清标敢拼敢闯,开拓市场,在他的手下,千年传承梨膏糖也成了“网红”。“以前我们走街串巷叫卖,挨家挨户销售,可以说是走遍了大半个浙江省。现在在抖音一类的网络渠道,一天我们就能收到1000多个订单,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家专注制作、售卖梨膏糖,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在陈金鸿的带动下,檀溪茶叶的品质越来越好,“心檀”品牌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年,陈金鸿在村子里收购的茶叶就有3万多斤,带动8000人次采茶,家乡茶叶营收每年都有20%的增长。他动情地说:“我对茶从小就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感。我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和茶一起成长起来。我始终觉得,我们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回到这片土地,想办法把手里的茶叶子变成我们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这是我现在也是今后一直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