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新版《红楼梦》电影陷争议,导演发文痛斥“AI打1分”,经典翻拍为何总被诟病?

齐鲁晚报 2024-08-20 11:13:51

近日,一部翻拍电影颇受争议。

“选角不合适、演技欠缺、服化道缺少质感、剧情改编不合理”……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正在遭遇全方位的“讨伐”。

据悉,《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由林鹏、卢燕、边程、张淼怡、黄佳容领衔主演,关晓彤特别出演,8月16日上映,目前票房420万,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679万。

在上映前后,《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引发了不少争议。

今年3月,有网友吐槽秦可卿躺在水中衣衫半敞的剧照,让不少人认为过于“轻浮”,有些不妥。

除此之外,针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选角妆造,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质疑。

作为《红楼梦》的灵魂角色,林黛玉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观众心中的“白月光”。然而,新版电影中的林黛玉一亮相,便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人直呼“辣眼睛”。

在相关打分平台上,多数网友认为“片子拍得不尽如人意”。

有说名场面过于碎片化,影片有形无神,有心无力。

有人认为,片子拍成了经典情节打卡,没有新意。

也有网友直言不如87版红楼梦。

记者注意到,也有部分观众给出高分评价,认为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导演发文痛斥“AI1分点评”

8月19日,胡玫导演发长文谈《红楼梦金玉良缘》。

称该片是她平生投入心血最大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是汲取了前辈们一次次的影视拍摄的精华,经历了推陈出新的18年的艰难的创作过程。”她欢迎并感谢所有意见,但也注意到“有人使用AI虚拟数据群发1分点评”,有些账号似乎蓄意狙击该电影,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对此,她表示已委托律师存证。

据公开消息,胡玫是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其代表作品包括电影《女儿楼》《孔子》《进京城》,电视剧《雍正王朝》《汉武大帝》《香樟树》《乔家大院》等。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及“五个一工程奖”。

一翻拍就被叫衰“毁经典”,经典翻拍为何总被诟病?

所谓经典翻拍,就是以曾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盛行,流传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文学名著等作为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影视作品。由于经典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很容易引发观者热议,激发大众的怀旧情绪,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影视生产的热门选题。

然而,近年来的翻拍之作却“十拍九翻车”。尤其是近日,随着剧集《新白蛇传》、新《天龙八部》以及电影《第一炉香》等播出上映,经典翻拍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焦点。这些作品大多口碑一般,有评论者直言“翻拍毁经典”,简直“惨不忍睹”。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组似乎也下了些功夫。据重庆日报,《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组演员采用海选,在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广撒网,还把范围扩大到艺术高中、职业学校,为贴合原著,片中年轻一辈角色的饰演者,拍摄时平均年龄只有14岁。而为了让这群现代小演员演出古典气质,剧组采用了培训营的方式,演员们在9个月的培训中,既要通读《红楼梦》、学表演,还要学茶道、书法等传统文化。

但无论团队多么豪华、导演多么用心,呈现的作品,却实实在在没有得到较好的市场反馈。问题出在哪?

纵观过去经由《红楼梦》改编的获得较好口碑的作品,远的有1944年的周璇版、1962年的越剧版、黄梅调版、1977年林青霞反串版,近的有2017年爆火的小戏骨版、2021年江苏大剧院的舞台剧版,要么是利用戏曲形式的独特魅力进行艺术再创造,要么是充分尊重原著抓住某一点而发散改编。没有一部作品如同《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一般既要呈现原著全貌,又要创新的方式,这或许说明,影片在改编策略上就出了问题。

公众对于经典文学名著的改编固然严苛,但是如果创作者在尊重原著与创新表达之间找到平衡,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准捕捉、精雕细琢,并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核,也许会收获观众的热烈掌声而非倒彩。

光明日报曾评论,经典翻拍创作时必须守正,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其次,创作还要有所创新。经典本身蕴含的理想与现实、战争与和平、生存与发展等诸多主题,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表达的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对创作者而言,翻拍经典的关键不是如何颠覆,而是要在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和技术手段对经典主题进行全新诠释上下功夫。最后,创作者要用匠心。经典能够历久不衰,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好的经典翻拍不是贴合不同时代语境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因此,创作者应以工匠精神吃透原作内涵,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既尊重经典又超越经典的新经典,才能让“经典永流传”。这也是翻拍经典的题中应有之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周小涵综合、重庆日报、光明日报、新闻晨报、九派新闻、京报网、等)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