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是作者杨本芬的母亲,秋园是作者的外婆。
《秋园》这本书记录了作者的外婆秋园困苦而坚强的一生。
秋园原本出生于行医的人家里面,日子就算不特别富裕,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可是秋园的父亲突然离世,家里变故让人来不及反应,秋园只好答应嫁给了一位KMD官员。结婚后,秋园跟着丈夫仁受去了南京,因为抗战,又辗转去了重庆,而仁受因为担心老父亲,不顾前程,带着一家子回到了湖南湘阴老家。
仁受回去老家,其实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要重头再来,还经常受邻居欺负,仁受找到了教师的工作,原本一家子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仁受却理想主义地,因为想要种地,不顾一切辞掉了教师的工作,非要去种地,他不但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相反,让一家子陷入了连饭都吃不饱的境地。
也许是上天不忍心看着秋园一家子如此窘迫,还好秋园找到了教师的工作,这样至少家里有一个人是有工资收入的,后来秋园生了一个接一个孩子,加上仁受身体越来越差,生活的重担都落到了秋园这个女子的肩上。
在那样的年代里面,没有其他人帮衬,日子越过越难,秋园却总跟孩子们说:“我们不哭,懒得哭,哭也冇用。”
无论女人多么吃苦耐劳,作为搭档的丈夫大部分时候都无法实质帮助到家庭,秋园并没有责怪过仁受。
这个家庭的日子这么苦,其实和仁受当初决定回老家的选择有关系,如果他还有职位,至少家里人不要饿肚子,尽管他的初衷是因为担心老父亲,那样的决定还是有些草率了。而他的家庭落得如此艰难,更大部分的原因在他身上,作为一家之主,他不但丢掉工作,回到老家,还老是当老好人,被有心人利用,占用了他们家的资源。
此外,仁受再次找到教师的工作,本应该好好上班,拿工资回家,而不是任性地去不熟悉的农田里搞种地,把家庭压力全部甩到了妻子身上。
人生当中,遇上一个不理智的婚姻伴侣,无疑是悲剧的开端。因为人生太漫长了,为了生计和生活,生活中太多事情需要合作,而仁受却连合作都没有参与,反而是给秋园拖了后腿。
如果仁受哪怕丢了工作,还有其他技能,可以在家里带好孩子,安顿好一切,那么秋园负责挣钱养家,那么秋园的付出也还是有点意义。
通篇读下来,真的为秋园感到不值。
也许她本人对丈夫有感情,也从未去抱怨,可是如果她嫁给另外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也许她的人生就不必那么苦了,就算日子不会大富大贵,至少家人的温饱问题不需要秋园来想尽办法。
然而,在那个年代里面,秋园也无法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切都是顺应环境而为,面对着一次次的困难和打击,秋园总是坚强地面对。
因为当时战乱的环境,资源匮乏,人们所受到的苦难,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可是那时候的人们,大部分还是像秋园和她存活下来的孩子们那样,坚强地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