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认为如果冠姓权属于女性,那么重男轻女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善。然而事实是,女性可能错过了最近一个世纪改变重男轻女现象,提升女性地位的最好机会了,而且这和冠姓权没有任何关系。 本来独生子女政策,给了女性一个很好的机会:证明自己对父母也能带来和男性一样的利益。但人们最后很遗憾的发现,互联网上这么多人在吹嘘“江浙沪独生女”的好处,其实是完全地被繁花似锦迷了眼。 许多人吹嘘说,我爸妈不需要我赚钱养家,我爸妈养得起我,只要求我过得开心。大学考的好不好也无所谓,我考的也很好,然后我读了什么什么大学,我孩子不想生就不生,爸妈都心疼我。 这种好处都是作为孩子的,那作为爸妈呢? 网络发声的几乎全都是子女,为人父母的很少,为人父母的心思他们根本不懂。 为人父母的心思,有些是能跟孩子说的,有些不能。 就比如说,我看到我小孩学习的太累了,很心疼,说你不用努力了,以后爸妈养你一辈子,这话说出去的时候我当然是真心的。 然后怎么办?我去鸡自己,我赚钱,想办法给自己养老,我还要养我的孩子。 对,我心甘情愿,女儿陪着我就行了。 那其他没生孩子的人,看到我生了个女儿是这么一个下场,他们怎么想?他们可能没有我这种对孩子的爱。 有个道理是普世通用的:父母一定会为孩子长大感到欣慰,也一定在等着孩子长大后去承担责任。 但现在所谓的江浙沪独生女,买这个买那个,去这里玩去那里玩,工作随便找找,当个老师,全职考公,当个公务员。 现在看父敬子,以后看子敬父。 如果父母永远没有办法指望孩子成自己的依靠,没有办法指望孩子承担起责任,甚至孩子会不会有下一代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撒手人寰之前都要想着自己小孩这辈子接下来的路会不会很孤单。 这日子过得很舒服吗? 重男轻女的问题不是冠姓权的问题,这个只是很表面的一个东西,非常表面,简直无关紧要。 重点在于,传统意义上“儿子”承担的责任,女儿能不能承担得起。 儿子要成家立业,那么女儿就也要成家立业。 如果女人中鼓吹不成家的蔚然成风,那重男轻女永远不会结束。 当初那么多人说,儿子拿了全部的钱不养老,女儿不拿钱还要养老,公不公平,不公平。但这件事到处传扬对女性是好事,当舆论都觉得一个人群吃了亏的时候,那未来一定能拿回来。 当女儿也能够完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任务,做的比儿子还要好。那么只要父母爱女儿,他们就完全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把所有东西都给女儿。 可如果女儿证明不了这一点,那么哪怕父母爱女儿,也不得不生儿子,因为不生儿子不行。 现在女拳盛行,动不动生物爹生物妈,这个那个说不愿意承担责任,那责任只能男人来承担,重男轻女怎么缓解?不可能的。 承担责任,才会得到权利。 承担责任,才有可能得到权利。 承担责任,未来必将得到权利。 有许多女人把父母照顾的很好,自己也成家立业,父母也很幸福,这告诉别人女儿也行。 江浙沪独生女这个称呼,向往江浙沪独生女的风气,都是女性争取权利中走偏的象征。 独生子女政策其实给了女人们一个很好的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但从现在女权盛行的情况看,女人在这次证明中是失败的。 上一次机会在国外是二战以后女性大规模成走进职场,在国内是类似的妇女能顶半边天,那一次机会,整体上来说,女性们抓住了,成功了。到现在,无数女性还在吃那一次机会的遗产。 而独生子女这一次机会,有一些女性很优秀,抓住了;但整体上来说,是处在一个崩塌的状态的,甚至呈现出如今女拳辈出的局面。 说实话,就算缺了继承人教育,就算“把女孩当女孩养”,也不至于养出来一堆女拳吧?有人把这归咎于国外一些ngo组织的阴谋,但根本上仍然脱不开人性的弱点。 找借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女性没抓住这个机会,反过来讲这些原因意义是不大的,反复强调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恰恰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抓不住机会的原因。 你写再多的原因,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而现在女性关于争取自己权利还停留在区区一个冠姓权上,这是非常可笑的。 不管跟谁姓,只要女性还是被认为是承担不起责任的,那重男轻女的现象就不会改变。区别只不过是跟谁姓罢了,老公都跟女人姓也没用啊。 如果女性都能够承担起责任来,即便没有独生子女政策,重男轻女最终也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