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有多重要?这恐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全球贸易格局不稳定的当下,如何保住产业链,成为企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
这其中,深圳在建立完备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方面,摸索出了独特的路径。在《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一书中,作者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度分析政府、市场、企业、人等各要素的良好互动,多维度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深圳模式,找到深圳成为世界级创新高地的底层逻辑,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创新提供有效经验与路径。
[文/宋志平刘科沈清华]
老外在深圳组装苹果手机
斯科蒂·艾伦(ScottyAllen)是美国硅谷的一名软件工程师,这位满脸胡子的青年曾多次到深圳出差,2016年看到华强北琳琅满目的手机配件,突发奇想要自己组装一台当时流行的iPhone6s手机。由于之前没有做过手机组装,他一边学习,一边在华强北的店铺中挑选零部件。让他十分惊奇的是,哪怕小到只有三四平方米的店铺里的职员都能像硬件工程师一样给他做专业性介绍,这让他节省了大量时间,学到了不少知识。
买齐主板、电池、听筒、显示屏、传感器等零部件之后,他真的一点点把iPhone6s组装成功了,一算账,所有零部件的成本也就300美元,大大低于当时成品手机的市场价格。艾伦是一名视频播主,他把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制成短片,2017年4月放到YouTube平台上,仅仅一天就获得了200万的播放量,几天后播放量飙升到2000多万,吸引英国《每日邮报》等多家媒体对此做了报道。组装一部苹果手机需要大大小小零部件多达100多个,这些都能在深圳配齐。看到此事的人都很吃惊,原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硬件”是如此之厉害,简直不可想象。艾伦的举动为深圳做了一个大广告,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了深圳和华强北。
左边是Allen自己用的原装iPhone,右边是他的“劳动成果”
艾伦在媒体访谈中把深圳与他所在的硅谷做了对比,认为硅谷在软件领域优势明显,而深圳的优势在硬件方面,尤其是硬件工程师很多。持有这种看法的还有多位世界级科技公司的高管,比如曾担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沈向洋多次到过华强北,就赞叹这里“硬件生态系统全球绝无仅有”。
Haxlr8r是世界上最大的硬件孵化器公司,是连接创业者、供应商和制造工厂的大平台。他们每年要多次面向全球选拔创客团队,然后集中培训,并给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便进行产品和项目孵化。这个过程用时111天,其间需要进行产品打样、组装,甚至生产与出货,孵化成功的产品和项目最后要展示推介给硅谷的投资人。
因此,能不能快捷高效地获得所需要的硬件,直接影响孵化效果。2013年,Haxlr8r把总部搬到了华强北,公司董事总经理邓肯·特纳在接受《消费电子》专访时解释说:“深圳是制造产品原型的最佳地点,在全球其他地方需要一个月的工序,在这里一星期便能搞定。”
Haxlr8r总部搬到华强北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们购买硬件非常方便,他们去附近店铺,即使不懂中文,用外语加画图、手势也能让职员帮忙找到需要的零件。对于熟悉的店铺则更简单,用微信沟通一下需要什么,十几分钟就能送过来。现在Haxlr8r的规模比起步时扩大了数倍,来自世界各地的项目经过孵化之后,90%都能投入商业市场运作,其中很多已在硅谷获得投资。
华强北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市场,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的枢纽。这条南北不足1千米长的街区以神奇的力量“链”通世界、“链”动世界。业界人士甚至说,华强北打个喷嚏,世界电子市场就会感冒,由此可见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链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
企业为“链”搬家
在黑龙江出生的王永锟从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2015年与朋友合伙在哈尔滨创办公司研发机器人。这在当时是很前卫的创业领域,研发机器人需要的各种传感器、电路板、电池、机械部件等原材料,在哈尔滨没有集中采购的地方,有些零部件满大街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去网络上购买。
不久,王永锟发现这些零部件全部来自深圳,而下游客户又多数在珠三角,公司业务两头都在3000多千米之外的南方,从遥远的地方采购原材料研发加工后再销往那里,大大增加了包括时间在内的运营成本。尤其是少数客户收到货发现有问题,需要再运往公司进行返工优化,前后又得花上一个月时间。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必须在每个环节上精打细算,既要把成本降到最低,又要追求发展速度。王永锟果断决定“搬家”,2016年2月,他和公司的四名伙伴一起飞到深圳,成立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从此扎根在这里。
公司搬来深圳之后如鱼得水,原材料采购和机械加工唾手可得,而且选择性更广,价格更便宜。公司产品供应周期从过去的一个月缩短到几天,效率大幅提升,竞争力变得更强。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聚焦工业级移动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在上游供应大幅变好的同时,下游还利用地域之便获得了珠三角地区的华为、中兴、OPPO等大企业客户。
哈工大在南山大学城里有个研究生院,王永锟说当初在深圳选择办公地址时,考虑过放在南山离母校更近,研发中碰到问题需要向老师们请教,沟通起来更方便。但最后还是觉得供应链对公司发展更加重要,就把公司办公地点选择在更靠近供应链的宝安区。
公司来深圳之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6月迎来第四次搬家,迁入宝安区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二期,500多名员工搬进近万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这里宽敞漂亮。园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聚集了很多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小的“产业集群”,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
凭着产业链的优势,深圳吸引了很多公司把“家”搬到这里,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创始人潘昊是四川雅安人,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外企工作,后来不满足按部就班的工作,辞职开始创业。他把创业的起点选在北京,从事创客服务,在市场上采购硬件加工后卖给创客以获得收益。
跟王永锟一样,潘昊很快发现许多器件材料供应都不在北京而在深圳。2008年夏天他亲自跑到深圳,在华强北转了一圈后大开眼界,这里什么硬件都有。他毫不犹豫离开北京来到深圳,与创业伙伴建了一个电商网站,接到订单之后,他就去华强北琳琅满目的店铺里穿梭采购,伙伴则负责把采购回来的元器件加工成创客需要的各种模块。
他至今记得来深圳之后接的第一单来自新加坡的一个创客,只需要10个LED(发光二极管)模块,总价不过几十元。订单虽小,他却高兴了好几天,这单业务让他体验到在华强北完成采购、加工、发货的全部流程都极其便捷。现在,潘昊创办的“柴火创客空间”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创客孵化基地。
在往深圳“搬家”的队伍中,有王永锟和潘昊这样刚刚创业不久的创业者,还有不少已经做到大中型规模的公司。2021年12月25日,中国电子总部正式从北京迁入深圳,这家身为世界500强的央企规模很大,2020年底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18万余员工,全年营业收入2479亿元。如此规模的央企将总部搬入深圳,当然首先是出于国家战略需要,是为了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但选择在深圳安家,说明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良好基础和优势,能够承载这样的“巨无霸”更好落地发展。就如同时期中国船舶集团总部从北京迁入上海,是充分考虑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和环境。搬家更有利于贴近市场和资源,贴近上下游产业链,更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
中国电子总部的迁入,进一步强化了深圳作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的地位。另外,这一举措对公司本身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初步显现出来,搬入深圳第一年,虽然遭受严重的疫情影响,利润依然增长24%,营业收入增长33%。
中国科技强对抗美国制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