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足民乐画中好景入村来

金台资讯 2024-08-23 15:31:22

小河流水潺潺,民居错落有致,草木微微泛黄,杂果簇拥枝头……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南部的瓦窑台村有了秋的影子。

北靠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夏宗寺,西与国家3A级景区峡群森林公园隔河。近年来,依托峡群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禀赋和夏宗寺的旅游资源优势,瓦窑台村以山借景,打造集康养旅居、民族特色旅游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村在画中、画在村中”的高原生态农家乐新景象愈发夺目,吸引八方游客。

与此同时,瓦窑台村还因地制宜,瞄准菌菇及马铃薯产业赛道,村强民富的美好图景正不断照进现实。

美乡村吃上“旅游饭”

夏末秋初,走进瓦窑台村,山麓苍松青翠,与夏宗寺相映成画,一幅“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丽生态景象缓缓映入眼帘。苍松古柏、绿野美食、智能民宿,自然风光与农耕文明和谐交融的现代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峡群森林公园现在都是‘网红打卡点’了,人气旺得很。”瓦窑台村祁老五农家乐的老板祁登奎脸上笑开了花,对上门服务的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员工介绍,今年“五一”期间,他连续接待了10天的游客,每天收入高达1万多元。现在正是旅游旺季,也是用电高峰期,自家用电一直很稳定。

曾经的瓦窑台村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劲头不足,是个有名的贫困村。2016年,瓦窑台村启动新农村建设,修缮房屋,建设道路,改造电网,等等,村容村貌处处焕然一新,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村里乘着旅游业发展的“东风”脱贫摘帽。

2022年,海东市实施瓦窑台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工程涉及三合镇庄科村、瓦窑台村。工程竣工后,进一步推动了瓦窑台村生态旅游从早期的浪山、逛农家乐和采摘园等单一项目,发展为集休闲农庄、田园农业、花海游乐、民宿、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并存的模式,产业体系功能也由最初的吃、游,发展为吃、住、行、游、购、娱,乡村旅游模式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度假、康养、生态休闲旅游转变。目前,该村建起40家农家院,每户村民年均增收近3万元。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自2013年以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累计投资120万元,先后两次进行瓦窑台村台区改造升级,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3台,新增容量800千伏安,新建改造配电线路8千米,有效解决低电压制约乡村发展的难题,在提升村子供电容量的同时,让景区环境更美。

如今,瓦窑台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年收入可达40万元。随着峡群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不断挖掘,村里已成为休闲康养、旅游度假、摄影创作、户外运动、健身娱乐的好去处,瓦窑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阔。

小小菌菇变身“致富伞”

走进峡群森林公园食用菌基地,清香菌味扑鼻而来,一朵朵羊肚菌犹如褐色的“小伞”破土而出,铺满整个大棚。工人们正在采摘、装箱。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员工忙着检查基地用电线路、设备,保障基地安全用电。

“菌菇采摘期约70天,每天采摘羊肚菌、榆黄菇、平菇500余斤,一个采摘期收益可达40余万元。”瓦窑台村村委会主任拉毛才让牟满怀喜悦地说。

瓦窑台村地处峡群森林公园内,由于山上生长的树木较多,土壤比较潮湿,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瓦窑台村借此优势将发展蘑菇产业确定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今年上半年,村里种植平菇、鸡腿菇、姬菇等5种菌菇,种植面积达50亩,已产出蘑菇3万斤,产值达18万元。

近年来,峡群森林公园林场建设钢架拱棚,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流转附近农民土地,林下种植羊肚菌、熊掌菇、赤松菌等食用菌,林区已经成为平安区最大的天然食用菌基地。林区内的瓦窑台村农户抢抓农闲时机,参与到采摘山野菜、经营农家乐、出售土特产、提供向导服务等行业中来。

菌菇对温度、湿度等要求比较高。为了给菌菇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2022年,基地在大棚里安装了滴灌和温控设备。为保障菌菇产业发展用电安全可靠,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于2020年抽调骨干员工组建服务专班,专班根据客户用电特点提供专属服务,在完善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的同时,提供“把脉问诊”式服务,利用现场巡检、红外测温、在线监测等方式,对瓦窑台村的供电线路、配电箱等设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赤松菌、羊肚菌等产业的发展,每年助力包括瓦窑台村在内的周边7个村的集体经济增收,还帮助周边村百余户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真正做到以工促农、以旅助农、以贸带农,破除了产业之间的藩篱,既增加森林公园和农户经济效益,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富硒地长出新“薯”光

“洋芋(马铃薯)花儿开得艳,铺成了紫色花海,一垄接着一垄开,亮出了三合农业的新风采……”7月11日,在峡群森林公园举办的“六月六”夏宗寺花儿会上,一首青海花儿唱出了三合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带来的喜人变化。

三合镇马铃薯种植以瓦窑台村、寺台村等地为主,当地民众世代种植马铃薯。由于地处平安区近郊,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量荒地闲置无人耕种,产业发展“小、散、慢”等问题制约着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三合镇党委积极融入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规划和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发展大势,推动马铃薯产业“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收贮专业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发展。如今,三合镇已建成交易大棚两座、容量500吨的储藏窖1座,配备皮带运输机、精选机、运输车辆等设施,升级包装精选车间。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产业链逐步完善、价值链逐年提升。

“惠农好政策给了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和底气,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也是我们生产必不可少的。”种植大户袁发存感慨颇多,“过去洋芋收获之后,最发愁的是销路,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现在镇上有了交易市场和储藏窖,还开了马铃薯粉条加工厂,这些都不是问题了。”袁发存成立的欣荣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去年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80公顷,平均亩产达到6000余斤,净收入20余万元。

合作社建设初期,为确保及时供电,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三合供电所为其提供“三零三省”服务,科学制订配套电网改造施工方案。袁发存没花1分钱,1台160千伏安变压器便架设到了合作社。

三合供电所台区经理为马铃薯产业提供“一对一”服务,24小时随叫随到,并定期到加工厂检查用电设备。“得益于可靠的供电保障,我们的粉条加工厂内机器日日轰隆隆运转,优质的粉条畅销周边地区。”袁发存笑着说道。

为促进小农户和大农业有机衔接,三合镇探索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联农带农新模式。有好的产业发展平台,还有“高原富硒”品牌加持,区域内大部分马铃薯都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销往内蒙古、广西、云南等省区。合作社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多农户搭上联农带农“顺风车”,在家门口挣上了钱,日子越过越红火。(杨启红、李永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