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公告,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已经有19所大学发布相关公告,撤销或暂停招生的专业共计99个。
从撤销专业的学科门类看,工学门类高居榜首,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型,管理学、理学紧随其后。还有哪些专业成为被撤销的焦点?这些调整是出于怎样的原因?未来,又该如何促进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社会发展需求,就业率成为影响专业撤销的重要因素
四川大学拟撤销31个专业,兰州大学拟撤销3个专业,湘潭大学拟撤销7个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拟撤销3个专业……近期,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发布2024年度专业调整情况。安徽建筑大学教务处处长马巍介绍,安徽建筑大学今年撤销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这三个专业,并对部分专业进行了调整。
马巍表示:“安徽建筑大学今年停招了资产评估和公共艺术两个专业,把经济学调整为数字经济,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调整为智能制造工程,测绘专业准备调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并且,前段时间也撤销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这三个专业,这些专业就业形势不是特别好,招生也不是特别好,加上不是我们主要的学科方向,所以就把这几个专业停了。”
同样,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需求,浙江一些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对专业设置进行了相应调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熊立春表示,近年来,他们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等信息,撤销了城乡规划和财务管理等就业率相对不高的专业。
熊立春介绍:“我们撤销了一些传统类型的专业,比如本校经济类的专业有会计学,但是同时又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比较传统,而且比较单一,就业也相对较窄,主要还是就业的原因。”
依据教育部2018至2022年度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张小强教授“小强传播”团队等近期对相关高校及撤销专业进行了数据分析。团队成员谢玲怡介绍,从撤销专业的学科门类看,工学门类以30.95%的占比高居榜首,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型,而管理学、理学紧随其后。
谢玲怡解释:“专业撤销的重要考量因素,是就业率低,尤其是哲学、历史学这些专业,虽然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少,所以被列为撤销的候选对象。另外,一些高就业率的专业,也可能会被撤销,尤其是工学专业。大多数与产业发展已经不匹配的专业,比如,传统的制造业,还有过时的技术领域,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的需求。”
事实上,尽管数据显示工科和管理学等专业的就业率分别高达100%和95%以上,远超学校整体的平均水平,但高校在决策时,并非仅依据单一的就业率指标。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教育政策引领、突出办学特色、匹配人才培养方向等都成为影响因素。
储朝晖表示:“这些高校把相关的专业撤销、合并,除了就业市场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学校可能觉得在同类型学校的比较当中,他所办的专业不具备优势。从学校的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上来说,需要把所开设的这样一些专业进行撤销。也就是说,专业撤销本身既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考虑。”
工科专业撤销高居榜首,“智慧+”成为新设专业模式
放眼近几年专业撤销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类别的专业撤销数量都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不同类别专业的增长速度略有不同。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工学的撤销数量增长趋势明显,管理学专业同样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相比之下,历史学、医学、哲学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特性和稳定性,被撤销的趋势相对平缓。
为何部分工科、管理学等高就业率的专业成为被撤销的焦点?来自湖北某省属高校的黄教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科专业大量撤销的同时,“智能/智慧+传统工科”成为典型的新设专业模式。从2013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开设了96个新工科专业,而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例,目前共有300多所应用型高校开设。
黄教授说:“工科专业是我国第一大学科门类,拥有最多的专业,像通常所说的生、化、环、材、农、林、机械、电气、信息、控制、土木等等,都属于工科专业。其实工科专业不仅有撤销,还有新增,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统计,近五年来,较多的学校新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机器人、智能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等工科专业。我国高校从传统工科专业向新工科专业迈进,专业调整也是高校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同时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专业的撤销和新增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谢玲怡提醒,如果盲目跟风,一味增设“热门”专业,缺乏对未来趋势的深入分析和预判,可能导致专业设置的同质化。而一味撤销“冷门”专业,则可能导致学科体系失衡,影响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谢玲怡补充道:“虽然需要注重市场需求,但是高校也要避免对于‘热门专业’的过度追求,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未来的某些专业人才过剩的情况出现。专业设置如何避免盲目跟风,也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决定,避免同质化竞争。现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所以也建议高校要注重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的融合需求,增加跨学科的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