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摊近400次,宁波地铁这些有着不一样光亮的“小黄车”,你注意过吗?

钱江晚报 2024-08-23 18:27:17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盛锐实习生董媛媛

8月18日,出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旅客们,一定都注意到在地铁换乘空间内,多了几个黄色的小车,一群身着黄色马甲的青年,正在售卖咖啡、文创。

显眼的柠檬黄,可爱的名字“柠檬唐”,亦或是童趣十足的“车小二”信息牌,都吸引了不少过路旅客驻足,并为这些“个性十足”的产品买单。

经过一番了解,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些“小黄车”的背后,是103位心智障碍青年(以下简称“心青年”)。

据悉,自2023年5月发起以来,“小黄车”已经出摊近400次,成为了宁波地铁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拥有了不少粉丝。

“柠檬唐”的唐,指的是“唐宝”,也就是唐氏综合症的患者。而“小黄车”的发起人,今年54岁的周伟琴,正是一位“唐宝”的母亲。

“我想让孩子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14年前,二宝同同(化名)的降生,改变了周伟琴的生活。

“同同出生时和别人长得不太一样——眼距宽、鼻梁低平、外耳小……确诊的一瞬间,感觉世界崩溃了。”回忆起起初的时间,周伟琴依旧有些难以抑制,言语中微微有些颤抖,“内心有着一份莫名的羞耻心,不知道怎么去和朋友、亲戚说,越不敢说,整个人就越灰暗。”

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也让周伟琴患上了抑郁症,那半年她感觉自己的人生都变得灰暗。

“一次心理医生的问诊点醒了我,他说,‘当你变得不好,儿子就会更糟糕、更不好’。”这么一句话把周伟琴敲醒了,放弃了原有的创业公司,在家人的守护和支持下,踏上了北漂康复之旅。

“我从来没想过放弃他,但接受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需要一点时间。”周伟琴坦然道,“唐宝”学习技能是个缓慢的过程,同同用一年多时间才学会扣扣子,在22个月大的时候才会叫“妈妈”,“当他叫着妈妈朝我跑过来的时候,眼泪真的是止不住。”

2013年,在结束了两年“北漂”康复之旅的周伟琴,回到宁波创办了首善有爱助残服务综合体,从此走上了助残之路。

“我曾经也有自己的事业,知道有多少家庭被孩子拌住。”说起创办的初衷,周伟琴说,无论是“唐宝”还是“星宝”(孤独症患者),希望他们的父母可以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回归工作、回归社会,“当然,也想让我们的孩子跟健全人一样,有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我们总会老去,那个时候孩子怎么办?”这是周伟琴也是所有“心青年”家长们的担忧。

为了让孩子从“机构人”向“社会人”转变,综合体内设立了实训基地,通过课程学习,对“心青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周伟琴和带教老师们,将每个职业的每个步骤细分,让孩子们去体验、去实践,最后自由选择最感兴趣的工作进行深度学习,“比如我们制作一款面包,就会分为打蛋、揉面、塑形、烘焙等多个小步骤,每个孩子负责一个部分。”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需要耐心,教会孩子们每个动作,都要不断重复上百次。

咖啡店、烘焙店、快递站……在孩子们的进步中,一个个小店在实训基地应运而生,“每个孩子都能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是时候让他们尝试融入社会了。”

“谢谢你支持我的工作”

“小黄车”正是周伟琴的一次新探索。

从2023年5月起,在宁波轨道交通的支持下,助残就业流动摊位(“小黄车”)出现在地铁沿线。

“我们的产品都是孩子们亲手做的,比如面包都是一大早大家分工合作,新鲜出炉的。”每个工作日,在就业辅导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推着“小黄车”售卖自己生产的烘焙、文创等产品。周伟琴骄傲的说,“像马克杯、帆布袋、冰箱贴上,很多印的都是我儿子自己的画。”

从摆货陈列、介绍货品,到吆喝吸引人流、算钱收款……通过一次次的出摊历练,这群“心青年”已可以独立完成小黄车的出摊流程,“每次孩子们对顾客说‘谢谢你支持我的工作’,他们都会回一句‘你很棒’,他们的自信也在一点点增强。”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自主生活能力也在一步步提升,“现在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到地铁站找摊位了,每天还会把摊位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

下午2点半出发,到6点半收摊,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顾客们对“小黄车”的好评如潮,有许多忠实粉丝,

蔓越莓欧包、巧克力欧包、司康等烘焙类产品都很受欢迎。“特别是宁波火车站和宁波海晏北路这两个站点,有时候稍微晚一点,已经有很多回头客自发排队,等我们出摊。”

据周伟琴介绍,“小黄车”还给“心青年”每个月带去800至2000元不等的收入,“有两名成年了的孩子还正式签约,步入了社会。”

那么,哪里可以遇到“小黄车”呢?周伟琴说,目前每周固定的时间,会在宁波地铁的鼓楼站、火车站等5个地铁站点和鄞州区政府等4个公共场所出摊,“我们也在探索更多模式,比如线下门店、就近就业等。”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