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双增长、大股东增持、股票涨幅领跑A股银行、市值站稳千亿……对于“75后”谢宁而言,履新南京银行董事长一职刚满半年,他已完成了一次得体的“中场答辩”。
时间回到半年前。2024年1月8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同意选举谢宁为该行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据记者观察,直接从金融监管系统直接调任地方担任商业银行一把手的现象不算太不多,而来自央行系统的谢宁正是其中一位。
1976年出生的谢宁长期深耕江苏本地的金融监管领域,先后担任过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办公室主任、副行长,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从公开履历看,谢宁还曾出任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行长一职,深度参与泰州市创建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泰州金改”样本。
他掌舵之下的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8日,由3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信用联社整合设立,历经两次更名,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于2007年在主板成功上市。
可谓捷足先登。早在7月31日就公布了上市银行阵营的第一份半年报——这显然南京银行的高光时刻。作为参照,南京银行公布2023年半年报是在当年8月30日,这意味着今年提早了一个月。
从这份2024年半年度成绩单看,多个关键数据均看涨:该行上半年实现营收262.16亿元,归母净利润115.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7%、8.51%。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2.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5%。
资本市场也收获掌声。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今年以来,南京银行股价保持上升趋势,截至7月31日,南京银行以44.54%的幅度领涨了A股的银行板块,市值已经重新回到千亿级别行列。
在8月6日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谢宁称,上半年经营业绩好于一季度,更好于去年全年,“双U型曲线”趋势进一步确立。
高管变动、“债强贷弱”有何解
率先交卷,是否真“学霸”?实际上,伴随上半年工作“收官”,谢宁的工作“压力测试”依然没有结束,而管理层的稳定首当其冲。南都湾财社注意到,来自企业预警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27家城农商行中,21家银行高管出现变动,涉及近60名高管。其中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出现6名高管变动,数量并列上市城商行第一,其中有4人已离职。有业内人士担心,过于频繁的管理层更迭可能会导致许多战略难以落地,最终影响组织内部稳定性和执行效率,从而给谢宁带来一定的压力。
“债强贷弱”的收入结构,也引来关注和争议。在当下银行息差普遍收窄的背景下,南京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可谓一骑绝尘,同比增长25.51%,非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51.13%,反超利息净收入,其中投资占比最大。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主的非利息净收入不同,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投资收益。财报数据显示,南京银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3.09亿元,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35.56亿元,增幅高达477.9%。
有分析人士提醒,当下行业息差承压,银行固然需要做大中间业务以及非息收入来保业绩,但长期来看,还是要回到以“贷”驱动的增长路径。换而言之,南京银行的业绩不能一直依赖“债牛”,长期来看“贷牛”才是一条能够持续增长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原银保监会此前提出,银行机构要坚决摒弃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盲目扩张。
“作为一种只在账面上体现的价值波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一定具备实际变现能力,未来市场调整期间有可能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增加了银行整体风险敞口。”有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中间业务驱动非利息收入结构而言,南京银行侧重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模式风险偏高,需要以审慎的眼光看待。
来自监管体系的“一把手”:“防范化解风险”有何高见
据记者观察,对于金融监管部门出身的谢宁而言,他对防范风险等领域见解颇深。据媒体报道,来自江苏当地的一些金融业人士表示,谢宁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要求应早已熟稔于心,同时多年来参与政策制定的专业性、敏感性,为其积累了大量经验。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时任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的谢宁在公开发言中曾表示,“要坚持守牢底线。首先要提高对安全可控的认识,要共同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国家提出要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我们是共同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建设者。”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多年维持在1%以下,在整个商业银行中表现较好。
在今年5月的2023年暨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谢宁首次公开亮相时,也针对南京银行现存问题提出要加快组织的精健化、管理的精细化、经营的精益化“三化”推进。
在精细化管理、风险防范为主导理念下,过于依赖投资收益、“债强贷弱”的局面是否有所变化,也值得关注。
而来自监管系统的基因,是否会让这家头部城商行会走得更稳健,也有待观察。
同城“老大哥”的竞合之道
不过,身为金融体系的“少壮派”,谢宁还有考验。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同城“老大哥”、总部同样同在南京的江苏银行,是省内最大法人银行,业务辐射范围广,包括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从2023年营收数据看,去年江苏银行营收为742.93亿,是城商行阵营里的“新一哥”。
如果以最新公布的2024半年报数据看,江苏银行总资产3.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实现营收416.25亿元,同比增长7.16%。其中,利息净收入276.56亿元,同比增长1.76%,相比南京银行实现正增长;非息净收入139.69亿元,同比增长19.74%;其中,中间业务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1.3%,主要来自代理类业务的贡献,零售财富管理发展态势良好。归母净利润为187.31亿元,同比增长10.05%。
从对比看到,无论是资本规模、营收净利,还是长期下的收入结构稳定性,南京银行都需要直面这位同城“高手”。如何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拓展市场份额,成为了摆在谢宁面前的现实考量。
“压力测试”或不止于此。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就在上月中旬,南京市委第三巡察组向南京银行党委反馈巡察情况。按照官网的说法,巡察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聚焦银行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生力军的作用存在不足,对分支机构监管制衡存在短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够严实,监督责任履行不够有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选人用人工作不够规范,坚持巡察整改常态长效不够到位。
作为新任“一把手”,谢宁也表态称,反馈的意见全面客观、切中要害,将“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强化源头治理,夯实管理基础”。
“年轻”的资本如何推动长远发展
手握“成绩单”,谢宁也有一些战略部署。就在不久前,他接受《中国金融》杂志专访时表示,当前正在开展一场主题为“知重负重担责尽责,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大讨论。在今年上半年拿出“三张清单”(即问题清单、任务清单、目标清单),下半年制定“1+10+N”的制度体系。这一举措将统一全行认识,协同高效推动南京银行长远发展。
今年48岁的谢宁,曾对其年轻团队津津乐道:“目前全行拥有1.57万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这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储备。”
“年轻”能否成为这家城商行创新的突破点,依然存在难点和变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卢亮实习生李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