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上海外白渡桥附近的苏州河水面上出现大量鱼群,其中部分鱼类已经死亡。这一场景迅速引起市民和媒体的广泛讨论。对此,上海市水务部门回应称,这些鱼群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市民放生所致,死鱼已被及时打捞。到了4月19日,相关水域鱼群和死鱼现象消失,水面恢复平静。然而,这一事件揭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错误的放生行为可能带来的生态危害。
苏州河不适合鱼类生存,错误放生等同“杀生”虽然苏州河的水质近年来有了明显改善,但它仍属于五类水质,主要用于景观用途,水中含氧量较低,不适合大部分鱼类生存。然而,部分市民在未充分了解水质的情况下,出于善意将大量鱼类放生到苏州河中。在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水中的含氧量进一步降低,鱼类难以存活,从而导致鱼群大面积死亡。
事实上,类似的放生行为并不罕见,但错误的放生不仅违背了原本的善意初衷,反而等同于“杀生”。鱼类因不适应水质环境而死亡,这不仅破坏了放生的初衷,还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放生行为中,龟类是常见的放生物种之一。然而,许多人不知道,陆龟并不适合水中生活。陆龟虽然能在陆地上负重爬行,但在水中它们很难生存,长时间浸泡在水里甚至会溺亡。2016年,泰国某寺庙曾将大量陆龟错误地放生到水里,最终导致大量陆龟溺死,场面十分惨痛。
互联网上也常有人分享放生龟类后“龟有灵性”的视频,称乌龟舍不得离开放生者,甚至为了感恩游回岸边。事实上,这并非乌龟的“感恩”,而是陆龟的求生本能。由于无法适应水中生活,它们需要回到陆地以求存活。因此,随意放生陆龟实际上是对动物的不负责任行为,反而会害死这些动物。
此外,一些外来龟类,如红耳彩龟(俗称巴西龟),虽然适应性强,但它们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会大量捕食本地小型鱼类、蛙类,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因此,放生这些外来物种不仅不会达到保护生物的目的,反而可能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2015年,福建闽江就曾发生过近万只巴西龟被放生的事件,渔业部门不得不紧急出动渔船追捕这些侵害性极强的龟类。
除了巴西龟,一些市民还会将其他外来物种,如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野翼甲鲇(俗称清道夫)等放入本地水域。由于这些外来物种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它们很容易在本地形成优势种群,从而对本地水生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比如罗非鱼,在国内的餐馆中常见,然而一旦放生到不适合其生存的水域,会导致原生物种数量大幅下降。
鳄雀鳝也是近年来被大量放生的外来物种之一。作为一种凶猛的捕食者,鳄雀鳝在中国几乎没有天敌,容易迅速扩散并捕食本地鱼类,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全国多个城市的内河和公园湖泊都发现过鳄雀鳝的身影,给当地水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专家指出,不建议个人饲养这种凶猛的外来物种。如果不想继续饲养,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科研机构,将其制成标本用于科普或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不是通过放生的方式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