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推动全流程服务,加速学科创新|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8-24 14:21:13

当前,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变革。传统医疗具有专业性强、面对面诊疗的特点,但也面临资源分配不均、就诊流程繁琐等挑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体系的有益补充,凭借便捷、高效、覆盖广等优势,更好地满足了患者对远程问诊、健康管理等服务的需求,展现出巨大潜力。

为更好地结合传统医疗与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本报记者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洪莉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病学科/精神医学系主任、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王小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史大卓教授,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临床面临的挑战,以及传统医疗与互联网医疗的协同发展,助力我国构建互补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洪莉:营养是儿童健康的基础

儿童营养健康问题频发

“我的两个孩子长得又瘦又矮,可孩子没少吃保健品呀!是不是得病了?”一位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到院就诊,边说边打开随身携带的一大包保健品。洪莉询问后得知,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都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照看,可两个孩子的身高体重明显偏低,生长发育情况令人担忧。

“孩子其实没有生病,单纯是家庭喂养问题。”洪莉指出,儿童每日营养摄入是有标准的,但许多家长不了解,又没有专业系统地学习,而是依据碎片化网络信息喂养孩子,导致家庭喂养问题频发,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访学期间,洪莉发现美国很少出现家庭喂养行为问题。“我想主要是养育模式的差异。美国人认为吃是孩子的自主选择,家长不会盯着喂,而中国家庭经常是父母和老人围着孩子喂,容易造成不良饮食行为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血液肿瘤等重大复杂疾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对疾病相关营养治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今,对儿童疾病相关营养治疗的要求已从“活下来”变为“长得好”。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新的营养问题。洪莉指出,随着疾病谱的变化,除营养高风险疾病外,有超重肥胖、食物过敏、进食障碍、喂养行为等问题的儿童也越来越多,由此带来诸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性早熟、肝功能损伤等多种健康问题。她强调,“虽然临床上有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手段,但对于这类儿童青少年患者,核心还是营养治疗。”

互联网技术助推学科发展

自2009年医院成立临床营养科以来,洪莉带领团队不断优化营养治疗方案,提高学科服务能力。她指出,营养学科的发展需要积极与其他学科开展多学科协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营养制剂或治疗药物,譬如靶向营养药物、肠内营养制剂或静脉营养药物等,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

2013年,洪莉开始探索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营养管理中。她提出了“营养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治疗-营养随访”全程营养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方案,并与专业信息公司合作研发,历时3年,终于在2016年完成并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她介绍,“我院使用该系统后,实现了全院营养管理的闭环,显著提高了临床营养服务能力和效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儿童营养管理带来新机遇。洪莉表示,儿童营养管理应以医院为中枢,借助信息技术延伸到家庭、社区、学校,做好全民“食育”,实现全流程营养健康管理。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对话模型,为大众提供专业营养服务,或者挖掘临床数据,研发新药物、新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营养是儿童健康的基础。洪莉强调,未来营养学科发展应关注疾病谱变化,围绕大众需求,拥抱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营养学科能力,解决营养问题,更好地服务儿童健康。

王小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的评估与管理面临挑战

多方参入讨论动态评估

“我父亲虽然患有精神疾病,也没有办法治愈,但已经强制医疗20余年,现在80多岁了,日常生活都需要有人照料,我能给他办理出院,在家看护吗?”在无责任能力精神障碍者强制医疗中,经常需要面临类似的决策难题。对此,王小平表示,对这些年老体衰的精神障碍者,尽管存在一定风险因素,按法律很难评估为“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但其实际社会危害风险已大大降低,如果家属能提供较好的监护条件,可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评估是否需要解除强制医疗措施。

结合国内外临床实践与相关研究,一般将被鉴定人的暴力危险性等级分为高、中、低风险三级。王小平介绍,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一般对高风险和低风险类型比较好判断,并可以给出明确的处置建议,对于中风险类型,建议由法院、精神科专家、律师或家属共同讨论,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评估强制医疗实施或解除。他指出,“希望未来可以积累足够多的高质量数据,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基于人工智能更精准地预测患者不同阶段的暴力风险,为法官提供决策依据,以最佳平衡患者个体权益和公众安全。”

多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减少了危害社会安全事件。同时,这类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也带来了新问题。王小平指出,患者长期住院可能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增加回归社会的难度,也会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增加社会负担。他强调,“如何平衡患者权益与公众安全,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落实精神卫生法律的要求,是未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治疗降本增效

互联网医疗模式对精神卫生服务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小平指出,互联网医疗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显著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特别是对于有病耻感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先便捷地接受线上问诊咨询,如果需要的话再到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这样能提高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的诊疗率。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对话模型,开展科普患教、自助评估、咨询筛查等初级医疗服务,引导患者了解精神障碍,提高自我识别能力。“未来可以在大数据基础上,开发精神障碍数字治疗工具,让部分有使用能力的患者先用起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精神病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不能闭门造车,应促进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倡导精神医学融入大医学的发展思路。王小平强调,精神学科首先要“走出去”,与非精神科进行学科共建,对非精神科医生开展精神病学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将精神障碍诊疗融入其他学科的临床服务中,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联合病房、合作研究等,双向推动学科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高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史大卓:中西医结合显著提高疗效

降低副作用

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我去很多大医院看过病,医生几乎都建议我做心脏移植,可我才27岁,不想年纪轻轻就换心脏!”小吴(化名)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心脏射血分数只有20%多,心脏左心室直径达到79mm,心功能非常差。他辗转找到史大卓,希望从中医治疗中获得生机。史大卓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利水的方药治疗。前后服药半年后,小吴的射血分数和心脏结构均得到明显改善,一年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在史大卓的几十年临床医疗过程中,诸如此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比比皆是。他指出,“中西医结合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可降低西医治疗的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能发挥互补作用,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甚至临床预后。史大卓介绍,在冠心病治疗中,西医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栓药物。但研究表明,这类药物治疗后患者仍有血栓形成风险。“如果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活血化瘀、益气解毒的方药,有望进一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他补充道,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衰,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益气活血利水方药,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病事件致残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降低副作用优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能减轻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史大卓介绍,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支架后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还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这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为此,他带领团队开展了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发现西医治疗结合中医治疗,应用具有益气活血止血的方药,能减少胃黏膜损伤,增加胃肠动力,改善胃肠道症状。

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传统中医不同,现代中医面对的疾病往往病理改变基本清楚、病因较为明确,在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大多病理改变基本一致、临床症状基本相似,这些反映在中医临床治疗上亦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针对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病理改变和相似的临床症状,进行中医临床分期、分阶段辨病、辨证结合治疗,能提高中医治疗的针对性、有效性”。史大卓指出,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外科目前皆得到医者自觉和不自觉的应用,获得临床广泛认可。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进步,中医发展获得了更多技术支撑。史大卓表示,在临床实践方面,远程医疗能让中医进行线上问诊和望诊,结合西医理化指标,对部分疾病可进行远程诊治。在科研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将中医临床过程转为科研过程,对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用药处方和治疗效果等大数据进行分析,由此支撑治疗决策的不断优化。

“中医应拥抱现代科学,应当和现代西医学优势互补”。史大卓强调。中西医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注重整体变化和疾病多样性的辨证认知,注重分析和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动态复杂联系,进而发展干预的新途径和治疗的新药物,包括中药和现代化学结构清楚的西药,这对现代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满足人类健康的需求需要不同认知疾病方法的有机结合,需要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互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