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36岁小伙沉迷游戏,成天待在家里啃老,相亲59次全部失败,父母百思不解,小伙却不慌不忙。 36岁,本该是男人走向成熟,承担责任的年纪,可湖南男子潘杰却深陷泥潭,活成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巨婴”,他不工作,沉迷游戏,甚至还对年迈的父母恶言相向、拳脚相加。 据了解,升入高中后,潘杰住进了学校宿舍,但他完全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他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床铺,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不过他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 但在同学眼中,潘杰就像一个异类,生活不能自理,性格孤僻古怪。同学们纷纷对他敬而远之,这让潘杰感到无比孤独和失落,为了逃避现实的残酷,他将自己封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片刻的慰藉。 一开始,潘杰只是把游戏当作消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在游戏中他可以尽情释放压力,获得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是什么让一个原本天资聪颖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深渊?或许,一切要从他那看似幸福的童年说起。 潘杰出生于1986年,家境在当地还算不错,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高级技工,一家三口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正是这温馨的家庭环境,悄无声息地埋下了祸根。 由于工作原因,父母经常不在家,陪伴潘杰的时间就很短。或许是出于对儿子的愧疚,也或许是望子成龙心切,母亲对他百般呵护,溺爱到了极致。 从小到大,潘杰的生活起居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吃饭有人喂,穿衣有人帮,甚至连洗脸刷牙都要母亲亲力亲为。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潘杰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潘杰的父母并非没有察觉到儿子的变化,但他们却选择了最错误的方式——妥协和放纵。他们每个月给潘杰一大笔零花钱,却从未过问这些钱都被花到哪里去了。 就这样,潘杰在网吧和游戏中虚度了整个高中生涯,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尽管老师多次找潘杰谈话,希望他能迷途知返,但都被他无视了,最终复读了两年,才只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 大学毕业后,潘杰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外出工作,而是选择继续宅在家里打游戏。他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完全不理会父母的担忧和劝告。 而父母也在这些年陆续为他介绍了五十多个相亲对象,但最终一个都没成。 更让人心寒的是,潘杰不仅拒绝承担任何家庭责任,甚至还对父母恶语相向。他将父母对他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稍有不顺心便大发雷霆,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他们身上。 2022年,在潘杰父母的请求下,记者来到了他们家,面对镜头,潘杰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振振有理地表示,自己一个人多自在,凭什么不能是女人养男人,他更担心婚后女子会做出不忠的行为。 在记者的劝说下,潘杰这才同意到医院进行心理咨询,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医生诊断他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怀疑和敌意,总认为别人在故意针对自己。 潘杰的案例,无疑是当代“巨婴”现象的一个缩影,这些“巨婴”大多出生于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从小被父母过度溺爱,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责任感培养。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索取,不懂得感恩和付出,最终沦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潘杰的悲剧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家庭教育的失衡,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责任的缺失,都是导致“巨婴”现象出现的原因。 但愿潘杰的经历,能够唤醒更多人对“巨婴”现象的关注,共同为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信息来源:《34岁大龄男子59次恋爱都失败,不经意间还对父母恶语相向》寻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