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经开区:为江安县争当县域经济率先发展排头兵贡献工业力量

身边24小时 2024-08-28 13:10:28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记者杨波侯云春赵旭东)8月26日,记者从江安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宜宾瑞泰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和3.6万吨CNT导电浆料项目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目前,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正在进行车间外表面的刷漆作业。

宜宾瑞泰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和3.6万吨CNT导电浆料项目施工现场

据介绍,项目投产后,将填补江安县动力电池产业前端碳纳米管项目的空白,助推江安县加快建设以天宜锂业、德方时代、光原锂电和四川晟捷等为代表的锂电材料产业集群,助力江安县打造“四川锂电材料新基地”。

四川江安经开区始建于2005年底,2022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开区,核准面积4.47km²。2022年6月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认定面积4.07km²。2024年1月经区调整后认定面积6.61km²。现已发展成为四川时代动力电池前端材料配套项目重要承载地,是宜宾市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园区。

2023年度江安经开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外贸转型基地。2021年至2023年,江安经开区产值连续三年突破200亿元。工业税收贡献达到全县的90%以上。

近年来,江安经开区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导产业由氯碱化工转型升级为新能源、新材料。以“智改数转”、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为契机,逐步构建成以海丰和锐为龙头的产品互补、高度集聚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以天宜锂业为龙头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

积极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经开区以产业升级转型为目标,按照“产业链一产业集聚一创新集聚”的发展路径,强化企业间的物料联合协作,目前已实现园区内25.8万吨/年烧碱、气物料循环,园区外29.5万吨/年原料循环,大大提升了园区内能量循环利用效率,实现了集中供热企业8家,年供热量达53.1万蒸吨:积极推进废水循环利用,目前,园区东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到10000mm³/d,建成配套污水管网24km,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5%。

污水处理池

聚焦新能源产业闭环落地。建立产业招引投产一体化服务工作机制,实现项目包装、产业招引、行政审批、产业分析、落地服务等全流程一体化办公。目前经开区已建成投产锂电项目9个,在建(拟建)锂电项目3个,重点对接锂电产业配套项目10个。2026年经开区主导产业产值力争达650亿元,2030年可形成以基础锂盐和关键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孵化园、四期安置房、危险化学品停车场、消防站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园区的硬件设施水平,注重完善用水、用电、用气工程,当好经开区内企业的“娘家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大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建15家高新企业,4家省级研发、孵化平台,成功培育海丰和锐、海丰和泰、光原锂电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

同时,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把“请进来”与“走出去”和“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组建“政府+企业+专家”产业链招商队伍,优选城市开发、业态提升、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园区产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开展持续招引,目前经开区重点在谈项目共5个,总投资113.5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2.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个。

宜宾琦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据江安县经商科技局党组书记,江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清川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始终围绕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西部锂电材料制造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千亿级园区”发展目标,以宜泸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为契机,持续发力“一蓝一绿”新赛道,注重服务和融入全市“1+N”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建设,全力打造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助力全县加快建设“两核一带”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江安县争当县域经济率先发展排头兵的目标贡献工业力量。力争到2027年推动江安县跨入全省工业强县前20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

(图片由江安经开区管委会提供)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