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村庄“过山峰”频繁出没,消防人员进山找到老窝,专家提醒切勿靠近。 2024年7月,玉溪市灵秀社区哨河村,据村民反映,近期总是能够看到“过山峰”的身影,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过山峰就是眼镜王蛇,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毒蛇,目前被发现的最长个体为5.58米,和其他毒蛇不同的是,眼镜王蛇主要以蛇类为食,就连同类也不会放过。 这种毒蛇攻击性特别强,别说小孩子了,就连成年被他咬一口都不一定能撑过半小时,因此对于频繁出没的眼镜王蛇,当地联系了消防员。 进山搜寻后,消防人员在一堆落叶上看到了盘踞在此的眼镜王蛇,将其捕捉后在落叶下找到了三十多枚蛇蛋。随后经过一番搜寻,又在周围发现了一条眼镜王蛇,树下同样有一窝蛇蛋。 随后消防人员将捕捉到的蛇送到了自然保护区,交给专业人士处理。 眼镜王蛇的领地意识极强,为了争夺地盘和食物,同类相残的戏码不断上演,更有甚者,雄性眼镜王蛇在求偶失败后,会毫不犹豫地将雌蛇吞噬,将“冷酷无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类活动是眼镜王蛇最大的生存威胁,它们被加工成食物、药物和皮革制品。人类的过度干扰,也压缩了眼镜王蛇的生存空间,迫使它们不得不冒险进入人类居住地,从而引发更多冲突。 眼镜王蛇的毒液,是致命的武器,也是它们在自然界中立足的根本。只需一口,就能释放出足以杀死一头成年大象的毒素,被咬伤的人类,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可能在半小时内就会失去生命。 尽管身怀剧毒,眼镜王蛇却并非嗜血成性的魔鬼,它们更倾向于避开与人类的正面冲突,只有在感到威胁时,才会发出嘶嘶的警告,并张开标志性的“眼镜”形状的颈部,试图吓退入侵者。 只有当警告无效后,它们才会发动攻击,展现出毒王的威严。 可即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毒蛇之王,也有铁汉柔情的一面。雌性眼镜王蛇是负责任的母亲,它们会精心搭建巢穴,用落叶和杂草堆砌出一个“育儿室”,产卵后,雌蛇会守护在巢穴旁,甚至能够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不吃不喝,只为等待幼蛇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而等到幼崽破壳而出后,雌蛇则会立即离开,以免自己饿昏头做出无法挽回的举动。 眼镜王蛇的存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它们控制着其他蛇类的数量,避免了因某一种群过度繁衍而导致的生态失衡。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眼镜王蛇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眼镜王蛇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生动体现。面对这种既危险又迷人的生物,我们需要做的,是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一味地恐惧和排斥。 只有这样,才能让眼镜王蛇的故事,在未来继续精彩地演绎下去。 信息来源:《吓人!云南一村民上山捡菌,发现两条眼镜王蛇,还有六七十枚蛋》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