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又一雷人言论!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认为,男人的老伴一死,不出一个礼拜就想再找一个,这不是移情别恋,而是他们就需要有人照顾…… 这则言论就像一枚炸弹,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深以为然,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陷入了沉思:婚姻,究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看待婚姻? 曲教授在书中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男女之间最美好的关系是暧昧,婚姻是违背人性的。这种说法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但细细品味,却好像又有些道理。 在曲教授看来,婚姻在古代社会更像是一种“搭伙过日子”,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匮乏,人们的个体独立性很弱,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婚姻就成了这种抱团取暖方式的一种体现,是物质基础上的结合,也是社会功能的体现。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物质条件也日益丰富,婚姻早已不再是生存的必需品。 不仅如此,在曲教授看来,婚姻还违背了人性。婚姻意味着责任、束缚和妥协,而人性是追求自由和快乐的,当婚姻变成了一种束缚,爱情变成了柴米油盐,当初的山盟海誓变成了相互指责,这样的婚姻,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 当然,曲教授的观点也不乏争议,支持者认为,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不正说明了婚姻制度的弊端吗?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婚姻如果不能带来幸福,那么单身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而反对者则认为,曲教授忽略了婚姻的情感价值,婚姻不仅仅是搭伙过日子,更是两个人心灵的港湾,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旅程。婚姻中的爱情,也并非都会被柴米油盐消磨殆尽,相反,它可以通过经营和维护,转化为更加深沉、稳固的亲情。 “男人丧偶后迅速再婚”的现象,或许可以从侧面印证曲教授对传统婚姻模式的观点。 很多男人在婚姻中习惯了被照顾,习惯了妻子的付出,却很少主动去关心妻子的感受,分担家庭责任。而女性在婚姻中往往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她们更注重情感的维系和家庭的和谐,但也因此在情感和生活上更加独立。 传统婚姻模式下,男女双方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这种不平等的分工模式,导致了男性在情感和生活上的缺失,也让女性背负了过重的负担。当妻子离开后,男人们无法适应独自生活,急于再婚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构建更加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新型两性关系。 沟通是维系新型婚姻关系的纽带,夫妻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尊重是新型婚姻关系的保障,夫妻双方要尊重彼此的个性、选择和差异,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对方。 平等是新型婚姻关系的基石,要打破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倡导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婚姻的本质是爱情和陪伴,而平等、独立、相互尊重,则是维系婚姻长久幸福的秘诀,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婚姻中保持自我成长,不断学习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曲黎敏:男人的另一半只要一去世,不出一个礼拜,他就想再找一个》中国网文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