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支持教师维护合法权益。
“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可以预期,《意见》的实施将有力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有保障,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作用才有保障。
笔者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高中调研时了解到,由于教师的惩戒权、管教权缺乏必要保障,部分老师时常有一种“无力感”。
部分老师的“无力感”,源于一些学生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敬,导致教师在日常教育和纪律管理中处于“弱势地位”。有老师说,相关管理规范初衷是保护学生权益,但在实践中,有时会被部分学生当作与老师博弈的武器。一旦出现问题,社会舆论往往更偏向学生,进一步束缚了老师,增加了纪律管理的难度。
有老师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批评反应过于激烈,个别学生还会给老师扣帽子、贴标签。如果老师批评某个学生,可能会被学生反唇相讥,个别学生甚至大喊:“你是老师,要师德高尚!”
还有老师说,尽管学校明令禁止将手机带进教学区,但有些学生总在想方设法绕过规定。个别学生甚至以激烈言辞甚至极端行为威胁,声称如果老师收缴他们的手机,他们就跳楼。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不得不在原则与安全之间权衡。
面对这些的变化,不少老师表示,因害怕引发更大纷争,只能选择忍耐,结果让自己陷入了被动与弱势的位置,成为“隐形的弱者”。教师维护秩序和纪律的正当举措,受到很多无形束缚。一些教师只能在维护“严厉管教”与“听之任之”之间进退维谷。权威感丧失,一些工作很难开展,老师们只能感叹“有劲没处使”。
在多重复杂环境交织下成长起来的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目标感缺失等也让老师们深感忧心。这些学生们很多都来自留守家庭,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外出务工。尽管背井离乡的父母,为孩子提供了相对丰厚的物质条件,但往往缺乏对孩子的精神陪伴和价值引导。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个别学生会表现出空虚和迷茫。有的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理想和信念,缺乏学习动力,可能更关注眼前的快乐,而缺少长远的规划。缺乏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让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感到无力和沮丧。
部分教师的“无力感”反映了当前一些地区,尤其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教育困境。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县中老师依然在努力着,试图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沟通、深化家校合作等方式来改善教育现状。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重塑教育生态。其次,需要重新审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性地汲取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价值,将其内化成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第三,对留守学生,除了物质支持,也要更加重视精神陪伴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蒋安丽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农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