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方涛通讯员赵盈盈楼雨童杨竣博林煜炜
8月18日,中国计量大学武义诗教研学循诗吟归小队为期30天的武义诗教华调吟诵暑期社会实践落下了帷幕。
炬日高悬,山木苍翠,伴着惠风的轻拂,细嘶的蝉鸣,中国计量大学国学院的课堂传出孩童们的琅琅吟诗声,讲台上来自中国计量大学武义诗教研学循诗吟归小队的队员正引导着孩子们练习着华调吟诵。
图片由中国计量大学提供
吟诵是一种结合韵律与节奏,将文学语言同情感表达巧妙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方式。华调为河南大学已故教授华锺彦先生传承的吟诵调,华老先生的次子河南大学已故教授华锋先生生前身体力行收徒受学,广泛推动。目前华调吟诵成为了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吟诵派别,也已被入选为黑龙江省和开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次教学活动以华调吟诵为载体,小队成员带领引导学生对武义县历史名人和诗词读本进行学习,在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更多关于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诗教研学小队的队员们在讲台上开展教学,望着台下稚嫩的脸,有的期待、有的疑惑、有的低迷,初次登上三尺讲台忐忑的队员同样青涩。孩子们以青春的叫喊声欢迎着小老师的到来,打破了本应沉寂的场面,也打消了队员心中的焦虑。孩子们的精力总是旺盛,无论是互动、问答,还是吟诵,总是充满着活力,热情而高亢,不曾使课堂陷入寂静。队员们带领着孩子学习哪些他们或许未曾听闻,却与他们息息相关,描绘着家乡一山一水的诗句,并以积极的姿态鼓励他们大胆吟诵。在课堂之前,队员们以极高的责任感对课件和课堂设计进行准备,队员们希望能切实地以文化对孩子们进行涵养,真正让学生感到诗词和华调吟诵的魅力。这些充足的准备使队员们的教学胸有成竹,但在数周前,这些队员们对华调吟诵仍是一无所知。
图片由中国计量大学提供
早在五月初小组刚组建时,房瑞丽老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讲起中量大唐诗之路调研团队七年实践活动的历史,她的导师华锋先生在身患恶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华调吟诵的推广和传播,并勉励队员们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华调吟诵薪火传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队员们跟随着昆明理工大学的傅乃芹老师,学习华调吟诵八大调。微信群里的每天打卡,记录着我们学习成长经历,刚开始的磕磕绊绊、一知半解,到渐入佳境、运用自如,房老师、傅老师谆谆教诲,不时提点。最终,学习成果在吟诵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检验。
图片由中国计量大学提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更加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调吟诵对于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其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诵读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赓续着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队员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强化了自身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欣赏,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帮助队员们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从而进行更好的教学,并在与小朋友的互动中将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所传达出来。队员们从这段经历中不仅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