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是凶手?北京渔民意外发现沉在湖底5年的小轿车,打开后车内竟坐着无头女尸,吓坏众人。 2004年5月,北京几个渔民来到水库边,乘船抵达水库中央时,意外发现了辆沉默多年的汽车,汽车的打捞不仅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更揭开了一桩尘封已久的失踪案。 接到报案后的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经法医鉴定,死者为女性,死亡时的年龄大约为35岁,死亡时间大约是五年前。 经过警方对车辆的仔细搜查,最终通过驾驶证上的信息,确认了死者名叫王佳丽。而一切证据都指向,这是一桩蓄谋已久的谋杀案,凶手残忍地将王佳丽的头部割下,似乎就为了掩盖其身份。 警方迅速翻找相关信息,结果发现王佳丽在1999年时,就被家人报了失踪,于是警方就从王佳丽失踪前的社会关系入手,试图还原真相。很快,张某、文某和丛某,这三个与王佳丽有着情感纠葛的男人,成为警方的重点怀疑对象。 王佳丽于1963年出生,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她经历了婚姻,拥有一个儿子,却在1997年与丈夫张某离婚。 离婚后的王佳丽,在北京一家公司担任高管,生活看似独立而平静,却也暗流涌动。她与前夫因为儿子而藕断丝连,同时又与儿子的游泳教练丛某关系暧昧,更有一个叫做文某的追求者对她展开热烈追求。 可是在1999年底时,王佳丽突然失踪,如同人间蒸发,她的哥哥心急如焚,寻觅无果后只得向警方报案。 五年后的2004年,王佳丽的尸体在湖底的汽车中被发现。 张某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案发时在外地谈生意,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文某是王佳丽的追求者,面对警方的传唤,他表现得紧张慌张,但在测谎仪的检验下,却没有任何异常。 经过观察,由于突如其来的审讯让文某倍感压力,导致了他十分紧张,而他对王佳丽的爱慕,也仅仅停留在单恋。 排除了张某和文某的嫌疑,警方的目光落在了丛某身上。面对警方的询问,丛某表现得异常冷静,但当话题涉及到王佳丽时,他却出现了明显的心理波动,最终丛某向警方坦白,王佳丽遇害当天,他们的确在一起,但并非是他杀害了对方。 根据丛某的叙述,警方还原了事发现场。1999年12月25日,王佳丽约丛某去延庆县水库郊游,她提出要把车开到结冰的湖中心,近距离观察野鸭。 但是冰面无法承受汽车的重量,瞬间破裂,冰冷的湖水涌入车内。丛某拼命挣扎,从车窗逃生,却无力救出王佳丽,他在冰冷的湖水中苦苦支撑,最终游到岸边。 精疲力尽的他走了数个小时,才找到了附近的居民,但他却隐瞒了王佳丽落水的事情。 但警方却发现了丛某话中的许多漏洞,最终丛某交代了实情,当天把车开到湖中央是他的提议。最终王佳丽的头骨,也被警方找到,法医鉴定为自然脱落,并非人为割下。 法院认定丛某在王佳丽溺亡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王佳丽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爱情和幸福的道路上,我们要谨慎选择,也要懂得珍惜和守护。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我们的选择,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王佳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99年的那个冬天,她对爱情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都随着冰冷的湖水,沉入了深深的湖底。 信息来源:《档案:爱比死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