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上的“清朝海军学校”

齐鲁晚报 2024-08-29 15:28:55

□冬华

在风光秀丽的威海刘公岛西端,坐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清代海军学校——威海水师学堂的遗址。前后两进的宽敞庭院中,排列整齐的校舍、教室、宿舍、图书室、办公室、教习室一应俱全。这所我国现存的唯一有迹可寻的清代海军学校,开办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清政府创办的第四所培训海军军官的学堂。经历百余年风雨沧桑的威海水师学堂,曾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

应时而生

清政府设立最早的一所海军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该校由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附设于福建船政局,后来主要由沈葆桢主持。在这之后,各地督抚大吏鉴于海军需要,又接二连三地创设了几所新的海军学堂,其中李鸿章于1881年创办天津水师学堂,张之洞于1887年创办广东水师学堂。

这一系列操作与时代大势有关。1874年5月,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调遣福建舰队开赴台湾支援,但由于自身海防能力薄弱,双方战斗力量相差悬殊。为避免事态扩大造成更严重后果,清政府被迫默许日本的侵犯行为,并付出了50万两白银的昂贵代价。战场方面接连受挫,清政府不得不开始谋划出路,掀起了第一次海防大筹议的热潮。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上奏《筹议海防折》,这篇奏议成为本次海防筹议中的纲领性文件。李鸿章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而且海防建设“尤以人才为亟要”,要通过变法储备人才。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颁布《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谕》,宣布“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所有分洋、分任练军、设局及招致海岛华人诸议,统归该大臣等择要筹办”,李鸿章正式接管北洋水师。

李鸿章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外国购买军舰。有了军舰后,立即开展海军人才培养,建立北洋自己的水师学堂,培养海军军官。

1888年12月17日,历经七年多筹建的北洋海军在威海刘公岛正式成军。岛上建成海军公所、铁码头、机器局、屯煤所等较为完善的军事设施,拥有主力战舰25艘、辅助舰艇30艘、运输舰艇50艘,官兵4000余人,实力雄踞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威海自此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包括练船在内的所有北洋船舰常年驻泊在此。

海军培养,人才为要。《北洋海军章程》规定:“驾驶学生在堂习业四年,毕业派上练船学习船艺一年,送回堂再习三月,然后拔入枪炮练船再习三月,考试如式,派归兵船差遣补用。”李鸿章认为:“北洋现有各师船需才甚殷,非多设学堂不足以资造就。”时任北洋海军提督的丁汝昌,力挺设立威海水师学堂,直言“俾堂课之余,能获实地兼习枪炮、雷学、船艺等,毕业后即可直接赴舰服务”。

1889年,丁汝昌的建议获得清政府批准,于当年在刘公岛西端向阳坡地择购民地,动工建造威海水师学堂。学堂共建房屋60余间,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花费购地银、工料银近万两。

拥有教学用船

威海水师学堂地处北洋海军基地威海港内,北洋海军可为其提供操场、武器,供学生操练,如敏捷、康济、威远、海镜四艘练船,就是作为教学使用的,学员可上船练习实际操作。该校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同时,得以兼习步兵操法、柔软体操、器械体操、泅水、木棒、哑铃、平台、木马、单杠、双杠等德国和日本军操中的有关内容。这是该校办学的一大优势,也是当时其他学堂所未有的。

但是,在以科举为正途的清代,年轻人对水师学堂并不感兴趣,生源不足一直是清廷设立几所学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1889年冬,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照例到南方操巡,顺便为威海水师学堂招收学生。由于舰队在各地是短暂停留,没有足够时间广泛招生,生源多是在上海、香港、福州等地停留期间,由舰上军官引荐的家乡青少年。北洋海军军官多是福建人,因而威海水师学堂所招学生也以闽籍居多,平均年龄在15—18岁。这次招生除了36名正式学员外,还招收了10名自费生。他们随舰队到达威海基地后,随即开课。由于几年之后威海水师学堂停办,这46名学生成为学堂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毕业生。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对学堂非常重视,亲自兼任学堂总办,但实际负责人是学堂委员李维刚,提调是丁幼亭(后为郑汝成),总教习为郑汝成、王学廉,二人都是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科第一届毕业生。洋文教习为冯琦,汉文教习有余芝春、谭家复,洋教习有美国人马吉芬。学堂各种管理、教学以及后勤人员共计59人,每月公费银593两。

马吉芬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的场景还原

威海水师学堂设立的课程,分为内堂课目和外场课目。内堂课目主要是国文、英国语言文字、国家课本(各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数学(代数、几何、立体几何、平弧几何)、物理、化学、天文学、航海学、电学实验、磁学实验、海上测画、鱼雷学、水雷学、静力学。外场课目主要有单人教练、步兵操法、舰炮操法、柔软体操、器械体操、劈剑刺枪、信号学、船艺、成队教练、成营教练、野外演习、弹道学、射击实施、枪炮法理、火器学、泅水、舢板操练、升桅操练。

威海水师学堂所有规章制度,除内外堂课有变通外,其招生、教学、管理、奖惩等,均按天津水师学堂章程办理。

较早开设体育课

威海水师学堂课程的开设,体现出思想观念的革新。虽然外场科目与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在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下,已经是思想观念的巨大突破和革新。而且,威海水师学堂虽是北洋海军所设立的第三所水师学堂,但在办学理念上,比前两所学堂更为先进和全面。

李鸿章曾说,中国的科学技术所以落后于西方,盖因“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到过福建船政学堂的英国海军军官寿尔曾说过,船政学堂学生“从智力来说,他们和西方学生不相上下,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如西方,他们虚弱、缺乏精神和雄心,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中国气味。”李鸿章也承认“闽厂学生大都文秀有余,威武不足似庶常馆中人,不似武备院中人”。同样指出了清朝末期中国海军学堂学生军事素质不高、体质不好的缺陷。威海水师学堂在教学上的改革,显得颇有针对性。

值得一提的是,威海水师学堂还是我国学校开设体育课的先驱。近代体育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美传入我国的,学校体育课起初称作“体操科”,体育老师称作“体操教习”。

1901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其内容为德国、日本的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1923年北洋政府公布了“新课程标准”,由官方宣布“体操”一词改为“体育”。“体操科”也就改称为“体育课”,教学内容开始采用英国、美国的游戏及田径、球类等综合教材,而“体操”则成了体育的一项内容。威海水师学堂的实践,比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早12年、比北洋政府“新课程标准”早32年。

“筋力坚定”

威海水师学堂的课程内容丰富,给学员们带来相当大的考验。以外语为例,学员们大都没有受过英文教育,入学后不仅要用很短的时间掌握航海本领和武器操作,还要兼顾英语学习,其学习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

在美国,至今保存着马吉芬1892年任职威海水师学堂时的部分考卷档案。档案显示,洋教习马吉芬主要教授航海技术和基本理论,所有的课程都是英文授课,考卷自然也是英文回答。

目前遗存的考卷有三道问答题,第一题是学生自述,谈谈自己的概况以及为什么要参加海军;第二题是三选一的问答,可选的题目包括孔夫子、新世界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第三题是时事讨论,分析中日韩的未来关系。这些英文答卷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可以看出这些学员学习刻苦,马吉芬教学有方。如今在学堂教习室里,复原了马吉芬教授学生的场景,游客可设身处地感触到当年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

学堂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1891年,李鸿章率同水陆营务处直隶臬司周馥、津关道刘汝翼等,由大沽乘轮船出海,第五次巡阅北洋海防。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统率13艘舰船,及南洋郭宝昌总兵所带6船,随同操演训练。后来虽因公务繁忙无法抽身亲自前往刘公岛,李鸿章仍然专门派员考校威海水师学堂。在考核学员后,一行人给出了“日习风涛,筋力坚定,于几何算学,颇能默会贯通”的评语,足见其培训效果之优。

可惜好景不长。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位于前线的刘公岛陷落,威海水师学堂毁于战火,只得停办,部分学生转入天津水师学堂继续学习。威海水师学堂虽然只毕业学生一届,却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如在1904年至1908年担任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高等学府——保定陆军大学(后改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监督(即教务长)的吴佩之,就是威海水师学堂的学生。

现今的威海水师学堂建筑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北洋水师学堂遗址,但在1895年2月时遭日本军舰炮火力严重破坏,而基址的大部分又被1900年英国强租威海卫时期所建的英国海军陆战队营房所叠压。现存只有东辕门、西辕门、堞墙、照壁、戏楼、马厩、学堂校舍等遗址。

1988年,威海水师学堂建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在甲午战争110周年之际,经过整修后的威海水师学堂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