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欧洲修了一座桥,结果修得太好,直接改变2个国家的命运,这座桥就是佩列沙茨跨海大桥。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领土被另一个国家硬生生“切”成了两块,想去另一半国土得先过境,办两次签证,排队过两次海关,这得多闹心?克罗地亚人可是深有体会。 克罗地亚这个名字自带浪漫气息的国家,却被一道地理难题困扰了很久,佩列沙茨半岛,这块风景如画的土地,本应是克罗地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被邻国波黑的一处狭窄海岸线隔断,成了名副其实的“飞地”。 想去佩列沙茨半岛?那得先绕道波黑,不仅耗时耗力,还得忍受漫长的边检等待。克罗地亚人早就憋着一口气,心里盘算着:啥时候才能有一座桥,把我们自己的领土连起来? 2016年,经过漫长的谈判,波黑终于点头,同意克罗地亚修建跨海大桥,连接佩列沙茨半岛和克罗地亚大陆。 经过两国的协商,作为同意修建大桥的条件,克罗地亚需要同意波黑使用普洛切港的请求。 普洛切港位于克罗地亚,地理位置优越,而波黑却因为自身海岸线狭窄,无法充分利用自家的涅姆港口。 可算盼来了曙光,但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怎么修? 要修这座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海底复杂的地貌、严苛的环保标准,都成了横亘在克罗地亚面前的“拦路虎”。更别说,还得保证大桥的高度足够高,不能影响波黑主要出海口涅姆港的船只通行。 其实,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的修建工作,在2007年时克罗地亚就已经开始筹备了,但是当时被波黑强烈反对,毕竟在这里修桥,一定会妨碍涅姆港的通行。 虽然困难重重,但在2008年,克罗地亚还是毅然开始了大桥的修建,但两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项目不得不先停工,在海上留下了两个孤零零的桥墩,直到2016年这才又重启了项目。 就在克罗地亚人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发现自己的技术达不到要求,没办法,还是得找外援才行。 中国很快就成为首选目标,毕竟港珠澳大桥的“神迹”历历在目,克罗地亚人心里有了底:这事儿,交给中国准没错! 经过一番谈判,2018年,中国企业正式接手了佩列沙茨跨海大桥项目,这可是中国企业首次承建的欧洲重大基建项目。消息一出,整个欧洲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东方国度:在欧盟标准和监管下,中国企业能交出怎样的答卷? 面对各种质疑和挑战,中国工程师们淡定应对,全球最大打桩船“雄程一号”驶入亚得里亚海,130米长的钢桩一次性插入海底,看得欧洲同行目瞪口呆。 三年后,一座气势恢宏的跨海大桥拔地而起,将克罗地亚南北领土紧紧相连。2440米的长度,22米的宽度,不仅是连接两地的交通要道,更是中克友谊的象征。 大桥通车那天,克罗地亚全国沸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仿佛过节一般热闹。五分钟,仅仅五分钟,就能从克罗地亚大陆抵达佩列沙茨半岛,曾经三个多小时的绕行路程,如今成了历史。 大桥的建成,不仅圆了克罗地亚人的“百年梦”,也给波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大桥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克罗地亚的交通,也为波黑打通了通往普罗切港的快速通道,为两国经贸合作带来了无限可能。 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这座由中国企业建造的“梦想之桥”,不仅连接了克罗地亚南北领土,更连接了中国与巴尔干半岛的友谊。 它不仅是中国基建实力的展现,更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成功落地,为中国企业参与欧洲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标杆,也为中欧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信息来源:《克罗地亚公路协会项目经理:佩列沙茨大桥是中克合作“完美范例”》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