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的经商之道
白圭的经商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是白圭最重要的经商原则。当别人不愿经营粮食、蚕丝等农副产品生意时,他却积极涉足。在丰收年景,粮食大量上市价格低廉,他就大量买进粮食,同时卖出农民在秋冬农闲季节需要的蚕丝、漆等原材料;到了春天,春蚕上市蚕丝价格低廉,他又大量收购蚕丝,此时粮食青黄不接,他再拿出粮食出售。通过这种反向操作,既获得了利润,又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保护了农民、手工业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2. 薄利多销:白圭主张经营广大民众生活必需品,如粮食等。虽然这类商品利润较低,但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通过以多取胜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取大利。他不提高商品价格,而是加速商品流通、扩大销售来赚取更多利润。例如,在丰年粮食价格低时大量收购,灾荒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帮助百姓度过灾荒的同时,自己的财富也成倍增加。
3. 智、勇、仁、强:白圭认为经商发财致富,需要具备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像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法令那样的素质。具体来说,“智”是能够权变,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勇”是勇于决断,当机立断抓住商机;“仁”是善于取舍,不唯利是图,要考虑他人利益;“强”是足以守业,有耐心和毅力,能够固守等待,不轻举妄动。
4. 掌握市场规律与预测行情:白圭具有高超的把握时机的本领,他根据古代的岁星纪年法和五行思想,运用天文学、气象学知识,总结出一套农业收成丰歉的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进行交易。他还擅长观察天气变化,提前储备粮食物资来救灾救荒。例如,他能根据规律预测丰年和歉年,在丰年低价收购粮食,歉年高价出售。
5. 通观全局,以足补缺:白圭为国理财,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他将货物流通与发展生产联系起来,认为只有以足补缺,以丰收补欠收,使全国各地物资互相支援,才能在辅民安民的同时为国家理财致富。具体做法是,如果一个地方盛产蚕茧,就购进这些产品,而用谷物等其他当地缺少的东西去换;如果一个地方粮食丰产,就去购进他们的粮食,然后用丝、漆等类必需品去和他们交换。这样既利于人民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一举两得,利国利民。深度思考 经商之道
6. 注重商品质量与商业信誉
7. 生活俭朴:白圭虽富甲天下,但生活俭朴,摒弃嗜欲,节省穿戴,与奴仆们同甘共苦。这种难能可贵的操行,也是他能在商业上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