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鹅喝海水没有事?一位60岁的老船长告诉我,99%的人不知道,人喝海水越喝越渴,喝多了甚至会脱水,但企鹅喝海水却没事。 企鹅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行为,那就是频繁地摇晃头部。这么做莫非是为了保持平衡?其实,这与企鹅体内一个神奇的器官——眶上腺(也称盐腺)有关。 企鹅主要以小型海洋生物为食,不仅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海水,在海洋中捕食难免会咽几口海水。 咱们都知道,海水的盐分偏高,越喝越渴,不仅是人类,就连企鹅也不能直接饮用海水。而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水分,它们进化出了独特的“海水淡化系统”,而眶上腺就是这个系统中的关键角色。 当企鹅进食后,海水会随着食物进入体内,这时,眶上腺开始发挥作用,它会过滤血液中的盐分,将海水转化为淡水。过滤出的盐分则以高浓度盐水的形式,被输送到企鹅的鼻腔中,为了排出这些多余的盐水,企鹅会不断地摇晃头部。 除了能够淡化海水外,企鹅那滑稽的步态,总是让人忍俊不禁,你可能会觉得,这也太笨了吧!但你绝对想不到,这种“笨拙”背后,隐藏着企鹅适应极地环境的生存智慧。 企鹅的步态之所以如此独特,与其特殊的骨骼结构密不可分。与我们想象的不同,企鹅的腿并非表面上那般短小,它们的大腿骨隐藏在羽毛和皮肤之下,几乎与身体平行,只有小腿部分外露,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暖,避免在寒冷的南极损失过多热量。 但这种结构也限制了企鹅的行走方式,它们的腿骨无法像人类那样自由活动,迈不开大步,更无法像其他鸟类那样灵活地跨步行走。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生理构造,企鹅进化出了独特的“左右摇摆式行进法”。 别看这种步态“摇摇晃晃”不够优雅,但科学家研究发现,企鹅的摇摆步态比人类的跨步更省力。通过摇摆身体,企鹅可以将重心前移,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 企鹅的奇特之处还远不止于此,为了在极地海洋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 企鹅是天生的游泳健将,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双翅进化成强壮的鳍状肢,在水中如同离弦之箭般快速游动。为了减少水的阻力,企鹅的羽毛表面还覆盖着一层特殊的油脂,这层油脂由尾部的腺体分泌,可以使羽毛保持光滑,不易被水浸湿。 它们还拥有超强的御寒能力,企鹅身体表面覆盖着高密度的羽毛,这些羽毛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抵御寒冷。企鹅的皮下还储存着厚厚的脂肪层,这层脂肪既是能量储备,也是天然的“保温服”。 不仅如此,企鹅可以在水下闭气长达二十分钟,潜入数百米的深海捕食。为了适应深海环境,企鹅的骨骼是实心的,这与其他鸟类的空心骨骼截然不同,可以帮助它们承受巨大的水压。 企鹅的每一个身体特征都彰显着生命进化的奇迹,它们是南极冰雪下的生存艺术家,用独特的生存智慧,在极端的环境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信息来源:《生活在无淡水环境下的企鹅喝什么?》澎湃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