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主体是心,即宇宙的本体,它不是个体化的,而是一种内在自觉无意识的存在方式。因此它和道德、法律等格格不入,但也不是无我无他的。所以王阳明心学是有自己内在本质要求的,主要有:1、良知论:以良知为本心;2、致良知:“未发时先觉”即思想行动上知行合一;3、格物致知不只追求客观世界上有绝对意义上的存在,也追求内心世界里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致达到的绝对自由;4、致良知心与天地万物相表里;5、致良知是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工夫态度和学习方式;6、致良知后又能在事上磨练而成为大先生。
一、良知论
良知,就是“良知”一词的本义。王阳明认为:“良知即物也”。“物”即物(物质),它的出现就像一根绳子断了线一样,它被王阳明看作一个概念或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中所蕴含着的关于万物之理、人生之理就是良知。
1、是人性。
“良知是人性”,是一个道德概念,是人性的表现。人性的本然状态是善的本然状态,是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是整个宇宙间关系的本然状态。人性是万物生成的根本,王阳明认为人性本然状态是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人性本善”,“人性是善的前提”……(《传习录》卷10)王阳明认为人性是一切事物生成、变化、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根据,而这些都是一切事物生成演化的根源之一;又因为存在着人性这个基础之上而产生了具体复杂的人生境界。
2、良知的本体,是一种本性。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本心,是人内心所具的本性。他说:“心即是性,性即就是良知”,人的本性是什么,是先天自具的本性、无欲无求自然的本性。良知就是先天自具,具有这种本性。王阳明将“自心”解释为“本心”,所谓“本心”和“良知”就是指这样一个本心和良知,同时这也是圣人之心(良知)与常人之心(道德)的根本区别所在——如果良知是一种“本性”,那么,它就是圣人之心(道德)。
3、良知可以在人的头脑内发挥作用。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观来看,人是“生而为人”,就是要有“良知”,有了这个作为主体的“良知”才能产生出良知。当这个“良知”出现时就意味着这个主体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物”。也就是说,良知既可以独立存在于个体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发挥作用。王阳明非常重视对“人人皆可成圣”这一说的研究。
4、心与万物是相通的。
心的作用就是使万物的物性转化为人的良知。王阳明指出,人的良知是万物生命存在的根本和动力,是万物生长的根源,是万物生命存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根据。良知可以推动万物的成长和生命的诞生,在这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说良知就是万物生命存在的根本和动力,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而不是个人的根本和动力——就是人的良知能创造出新的事物,并为人类服务的道理。
5、良知被称为良知之体。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天地万物之理,又称“良知之体”,良知的对象就是天地万物,良知是万事万物的源头或出发点,良知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的本质。因而,王阳明把良知比作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良知也被称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良知就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良知既是心灵,又是意识;既是良知概念体系,又是良知行为准则;既是良知思想方法,又是良知实践手段;既是良知之体,又是人性之本善;既是良知之间彼此关系上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础,又是人性与人类精神品质中最深层、最根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正如孔子所言:“心之动也、如人意也、若命者也”(《论语·子张》);也正是在王阳明看来,真正优秀的人具有“至善”之境界(《大学》),是一位“至圣先师”,这位至圣先师就是人性善思想观念的发现者和开创者——王阳明
二、致良知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以正己心心之本体为工夫,即知、行合一而应之。”所谓致良知即心灵的功夫,是指致良知之事。致良知就是在人心灵的功夫中进行,即:即人的心正如日月之理。只有致良知这种心的工夫对人的身心具有强大作用和力量,人也会自然而然地按照心的本体来行事。故王阳明又称之为“存天理、灭人欲”。
1、“人心本善”的核心要义是“良知”的作用,所谓“心之善也”,就是要去除自私、仇恨等主观善念。
心学的要义在于“天理即良知”,就是要消除人的自私、仇恨等主观善念,把“天理”作为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王阳明说:“天是理成的,不是恶积的。”他的心学说不是要用传统的儒家的理论来说明,而是用“天理”来说明。即人们应牢记人类社会要想做好事不能仅仅想到自我利益,更要想到他人利益!所以说天理就是人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它所体现出的人性美体现了人性中“天情”的基本特征。如果天理本为人性之善,王阳明就应该通过对人性进行考察,将人性中那些无意识、自私、仇恨等主观善念清除掉,以达到彻底的人性本性。
2、王阳明认为良知有三个作用:
一是让人对心本体及人生目的感兴趣,能唤起人自身内在的良知。二是给人以一种正心的力量,使人的身心保持良知的水准。三是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良知,能使人由外物所牵绊的心灵,变得安定、宁静起来,从而达到心体清净的状态,这就是良知的力量、作用。王阳明说到:“心者,人所以具有本性者也;行者,身所以具有本性者也”。所谓“良知致知”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3、良知作用之发挥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良知的作用而发挥出了它的力量,所以说良知的作用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以“知”来指导人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心中所想,达到自身的最高境界。如:“知”就是良知,“行”就是圣贤的行为。在此意义上讲,良知具有超越人的意识与行为而达到人性之最高境界。如在《大学》一书中孔子说:“人而无过亦无不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论语·述而》);王阳明也说:“天地间所有物我一体,尽在吾心。”这句话实际上表达了他自己所说的“良知即宇宙”。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皆是良知主宰,人类没有自己独立存在之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是以天地万物为主宰与生活本身一体存在的,人是一种宇宙万物平等性者,只有具备了人自身所具有之价值和意义,才能获得他人之认可与尊重,人类才能在自己生活、工作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4、作为学者,王阳明提倡“良知”教育。
在阳明看来,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而在于通过学习而获得良知。如果没有良知,则不能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就无法实现社会功能的最大化。因此,阳明倡导:学习应由良知教育的进行。王阳明认为,虽然圣人通过学习将天下之理体悟得透,但如果不将天下之理体悟得透,则必然会因私欲膨胀而偏离良知大道而误入歧途。因此,要将天下万物和天地之理体悟透,就必须对社会和人生中不良现象进行彻底改观。
三、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内容,他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实真正的格物并不只是停留在儒家的范畴里,还包括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他在这里所说的格物致知并不是去做某件事,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锻炼身心、磨练意志、提高修养。他的思想体系中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注重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二是要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结合起来。
1、平时注重小事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很好的格物。
他认为人的欲望是非常之大的,如果能够控制好欲望,就能够达到修身的目的。所以,王阳明在生活中非常注重日常的小事情,比如,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睡觉时要安然入睡、不看手机、不与人争论、不熬夜等。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更应该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只有把细节把握妥当了,才能够在细节上实现自我超越。
2、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结合,这是对心学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是王阳明心学具有重大意义的地方。
《中庸》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上善若水谓之仁。”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对阴阳二字非常看重,认为只有阴阳二法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这种思想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借鉴的,但是具体运用到实践上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王阳明认为:“物我两忘,此之谓格。”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自己确实做的很好。我们常常觉得“天下事”特别烦人、特别难缠,但这正是这些让我们感到烦恼的事情都是对我们生活无益的事情;而相反的人也能够把这些烦事处理好之后就能感到愉悦。
3、注重生活中细微事情,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应该算是王阳明作为圣人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
所以,他说:“其要在细处,便是良知。”在日常生活中,王阳明注重对细节的关注,这也是其一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只要稍微用心一些,就会在细微之处做出不一样的成就。而且,王阳明在晚年的时候更是通过自己的一生来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苟不学,心即理;苟不究,事乃成”。这就充分说明,一个人做事必须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去注意细节,那你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了!
四、知行合一之学
“知行合一”,就是要知人则行,知已即是知道。知,通过实践可以实现;行,通过行动可以达到。而“阳明心学”则要对这两个字有深入的理解(《传习录》),它的意思是说:“只有了解了宇宙本体之后,才能通过实践去体现;因此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致良知。”正是王阳明心学这一核心思想在其晚年所作的重要注解。
1、良知是心性的本体,用“知”来说明行,即知行合一之理。
在这里,王阳明强调,“行”是良知的表征,也是良知之本然。在这里,知就是行,知与行不能分离,只有行动是合为一体的,良知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良知为人处世之本然。这种见解充分体现了明代心学与明代理学思想的差异。王阳明心学注重以主观自觉为核心的实践意识,而明学更注重以客观客观性为核心的知行合一之理。王阳明认为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缺少良知、缺乏实践能力[8]是其内在品质问题。
2、良知是良知的本体,用“行”来说明知行合一之理。
王阳明说:“良知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实践才能够被人了解。就是因为良知是在行动中才能被认识,这是一个没有言明的过程;而知是在行为中才能被人了解,这是一个说得很明白也很明确的过程。就是因为我的这个工夫是在行出来的,所以我才可以说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出来。”而行又需要通过行动去完成,良知就是通过实践去实现,所以良知本体是知行合一之理。阳明又说:“所谓知行合一,其事上者也”(《传习录》),知是行动,行是知之体现方式;而良知在行为中才有其存在价值。它有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而良知又是道德主体,因此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要做到致良知。
3、良知与行德是统一在一个向善而行的过程中,所以才有“大善必从小善起”这一说法。
王阳明还认为,良知可以把善恶分开来理解,把善恶区分的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一个善与恶的统一过程。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果把人看成一个生物,那么他就有善恶这两种表现,在他看来只有善恶一致,才能善中有恶。他特别强调,“人心之恶,于圣贤亦未尝不为善也”(《传习录》)。而王阳明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相处的关系,与谁都没有矛盾,这也能够说明王阳明是一个充满爱的人。而这样一个善良又宽容的人就是孔子所说:“仁有三种:博爱、大爱和大慈。”(《传习录》)这句话也被后世认为是“致良知”之说的滥觞。
4、知行合一最重要是从实际行动上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单纯地说说而已。
王阳明认为,要达到“知行合一”,首先就得将良知真正地实践起来,而不是仅仅在表面上完成知与行的关系,更不能把它当做是一种绝对的意志。虽然知行合一会给人带来痛苦和困惑,但只有在行动上完成了,就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有通过行动将良知和行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正面、创造性的作用与效果。所以说知与行是相生相伴的一种关系,也是一种关系方式。知行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单纯地想出来或是想得到就行一种简单的方式。只有在知与行达到了和谐统一时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良知是人性,人性属于良知,两者应该是同一的。因为人性是物也
良知即物也,是天性,是唯物。人性即物也。是客观世界本来存在的规律,服从根本的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