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总是跌多涨少,到底是谁压制了股价?句句珠玑-今日头条
在投资过程中,不仅我们需要投资者可以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所以做股票投资一定要理性!
我们不想做被收割的韭菜,要想成为赢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什么是交易的本质,然后匹配什么样的基础策略。
在市场中永远做一个诚实而客观的人,既不欺人更不自欺。要真诚的与市场对话,要热爱市场,学会做市场的朋友。
交易市场不缺神话,也不缺悲剧,只是往往神话太过短暂,而悲剧的那一瞬间足够警醒世人一生,亏钱的想要翻本,赚钱的想要赚的更多。
庄家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消息灵通的信息来源和专业的交易团队,在股票市场的盈利可能性和范围是普通散户投资者无法比拟的。
因此,大多数庄家干预的股票,都会有较大的上涨幅度。这就是为什么在股市中有句谚语:“不强则强“的原因
有人说,目前的市场不适合短线,只有长线才能赚钱。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短期用庄是不过时的,关键是看怎么用。
散户在跟庄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被庄家套牢,如何才能做到既获得丰厚利润,又不被套呢?这就要求散户能够把握好跟庄买入的时机和要点。
不要试图去寻找股票的最高点。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升到多高。根据我的经验,决定何时卖出股票比决定何时买入要困难得多。
亏的时候你希望打平,当你得到的时候,你想要得到更多。对于刚学炒股的新手来说,往往会有“不赚不卖”的心态,这是万万不可得,含着这样的心态,失败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
中国股市:为什么总是跌多涨少,到底是谁压制了股价?句句珠玑
传说中“隐藏在暗处操纵个股涨跌的黑手”?如果你看到了我的这个提问,给出的答案是“没有”的话,我认为你不适合炒股,应尽早退出股市。
众所周知,股市严格意义上是属于”零与游戏”的模型范畴。
把庄家的大资金形容成了风,我觉得这个比喻十分恰当!
古语云: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旦这些“风”一样的大资金“润物细无声”的进入了某只股票中,想必其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有所斩获!
既然知晓了股市中确系有庄家真实存在,那么跟着庄家走就成为了我们明确的稳定获利目标,而大部分投资者也是如此这般趋之若鹜的。
是谁压制了A股股价?
首先,必须承认港股市场要比A股市场成熟得多,具有更多的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使得大盘股走势更为活跃。
虽然说金融衍生品是双刃剑,助涨助跌特性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的确对大盘股估值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大盘股具有更多的操作价值。
而在A股市场,优质的大盘股已经逐步沦落到被冷落的境地:盘子大、估值水平低、交投不够活跃、赚钱效应小……越来越多的中小盘个股反而成了市场中的点。
成交量辨别主力洗盘还是出货
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像主力正在大肆出货。
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出现以上巨量大阴时,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
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一目了然.这就是技术人士所说的“巨量长阴价不跌,主力洗盘必有涨”。
“高空飞行”
股价进入到庄家目标价位后,上升开始减速,以后是横向运行。在这以后,股价已经没有上升空间,我们把他称作【高空飞行】。
股价在高位运行时,庄家要做的是派发股票。
就是把原来在低价区拿来的大量股票,在高价区大量的抛出。要做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因为股价已经在相当的高位,拿入该股的需求量会大大地减少。因此庄家不得不尽量维持股价在高价区运行的时间,以等待进场盘的介入。
当然庄家还可能在这个阶段中,运用各种手段来刺激拿入需求,比如说:施放某种个股利好,勾结股评,对倒放量等等。
“蛤蟆跳空”
A、B两高点画两个圆,一对蛤蟆眼炯炯有神,60日和120日平均线是蛤蟆张嘴。这是标准的庄股形态。
中国人爱蛤蟆造型的塑像,涂上全金色,称为金蛤蟆。
昨天是 “蛤蟆过线”,指蛤蟆两眼连成一线叫“蛤蟆眼线”(见图中AB线),昨日K线冲过该线,就是进入信号。
现在是跳空高开,就叫“蛤蟆跳空”,这比“蛤蟆过线”更强势。
这种走势在牛市是常见的,每周都有,且形态明确,容易辨认,特别适合上班交易。
攻击迫线
所谓攻击迫线,就是指进攻而受到迫击回落的K线。
收十字星线(阴阳都可以),有跳空缺口,盘中不回补。
收盘前做交易决策攻击迫线——变异型他的技术要求和攻击迫线差不多,只是对量要求比较高——不能放大量(一般不能超过前一天量能的1/3)。
投资感悟
交易者也无需去先入为主的预判。实际上,跟随的交易才是正确的交易。而且持仓,和价差和时差都无关。
你和行情合拍了不就盈利了吗,难道你还非要盈利多少美金,非要明确持仓多久这样的确切数据才甘心吗?
那是根本不可能也无必要的。趋势和盈利大小多少不要去计较,只要跟随合拍于市场即可。
盈利的简单之处,在于只是跟随价格运动而不是与之对抗。市场行情走向和你根本没关系,你和他对抗斗争他就理你了吗?
所以,如果跟错,应该习惯轻松简单的掉头转向。但大多数人此时,心有万重虑,身有千斤重,无法转向,以至失足饮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