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轮作养殖法,休塘期底质处理,鄱阳湖生态模式,连作障碍全解决

小玲养殖 2025-02-22 15:38:53

小龙虾轮作养殖法,休塘期底质处理,鄱阳湖生态模式,连作障碍全解决

小龙虾可是现在很热门的养殖品种呢。这小龙虾啊,长得小巧玲珑,浑身红亮红亮的特别好看。它的肉质鲜美,是很多人都喜爱的美食,在市场上价值可不小,这几年价格一直都比较可观。

在小龙虾养殖的过程中啊,有不少痛点。就像我老家邻居老李家,以前一直种水稻,收益不太好,就想改养小龙虾。刚开始的时候,啥都不懂,就听别人说往塘里一放虾苗就等着收钱。结果呢,第二年就出问题了。虾长得慢不说,还老生病,产量低得可怜。这就是连作障碍,之前虾生病的病菌啊、有害物质啥的在塘里积累,影响新的虾生长。

在休塘期进行底质处理是很关键的。比如说在江西鄱阳湖附近的一些养殖场,这里的地形是典型的湖岸地带,有浅滩有深水区。他们采用了轮作养殖法。在休塘期的时候,就像给土地放个假一样。会有一些绿植帮忙改善底质,像香蒲就可以吸收塘底的氨氮等有害物质,水葫芦能把一些杂质聚集起来。还有茭白、菱角,和香蒲对比起来,香蒲比较细长,适应性强,在水质不太好的时候也能生长得挺好;水葫芦繁殖特别快,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疯长,把水面都占满;茭白和菱角呢,它们除了能净化水质,还能产一些产品,增加额外收益。菱角收获的时候可费工夫了,南方的湖塘里菱角长得又大又饱满,北方的池塘要是种的话就得选耐寒品种,不然冻坏了可不行。

还有个北方的养殖户王大哥,他之前一直种玉米,土地肥力下降得厉害。后来听说南方有小龙虾养殖挺赚钱的就跑来学的。他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不少问题,在休塘期他没有好好处理底质。他以为像在北方种地那样,简单翻翻土就行,实际上完全不一样。虾塘的底质很复杂。后来他去鄱阳湖的一个养殖场学习了一段时间,知道休塘期要进行深翻塘底,然后用一些微生物菌剂来改善底质。这微生物菌剂就像一群小卫士,把有害菌都消灭了,还让塘底的有机物变成有益的营养物质。

就拿鄱阳湖的水域来说,在小龙虾养殖的轮作模式里,休塘期大概能有2个月左右。这2个月可不能闲着,要充分利用起来。在休塘前期,把塘里的小龙虾捕捞干净,然后进行排水,这是基础的一步。接着就像刚才说的处理底质,翻耕塘底20 - 30厘米左右的深度,把那些有害的东西翻到外面。然后用微生物菌剂均匀地撒在塘底,再慢慢灌水,让有益菌在水里繁殖。

在虾的生长周期里呢,如果是北方的池塘,3 - 4个月左右算是一个养殖周期。因为北方的气候比较干冷,水温上升慢,影响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湿热的环境下,2 - 3个月就可能有一批小龙虾上市了。在南方的养殖场,会根据小龙虾的生长阶段调整养殖密度。比如说刚放苗的时候,每亩放个6000 - 8000只苗,等到虾长大了,密度太大就得适当捕捞一些,不然虾会因为生存空间小,水质变差而生病。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去江西的一个小龙虾养殖场的经历。那个养殖场就是在鄱阳湖边上的一个小农场,他们采用轮作养殖法已经好些年了。这个养殖场的老板说,休塘期的底质处理就像是给小龙虾的下一季生长做准备的重要仪式。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底质处理的方式。而且在池塘的边缘,还会种一些本地的绿植,像菖蒲这种比较耐阴湿的植物。菖蒲和上面提到的绿植都有不同的作用。菖蒲的气味能驱赶一些害虫,保护池塘里的生态环境。

再比如说,在休塘期如果有3个月的时间,除了处理底质,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培养一些有益藻类。有益藻类就像池塘里的小工厂,能够制造氧气,还能吸收一些过量的营养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像小球藻这种常见的有益藻,在合适的温度和光照下,1 - 2周就能繁殖出一波。在南方的一些浅塘里,光照比较充足,小球藻的繁殖速度就更快。而在北方相对深一点、光照不太好的池塘,就需要人工补充一些光照设备来促进其生长。

在整年的养殖规划方面,如果按照轮作养殖法。可以第一年养殖小龙虾,到了休塘期的时候好好处理底质和周边环境。第二年可以尝试种植一些能和水产养殖互补的绿植,像水稻。在南方的一些水洼地里,小龙虾可以在稻田里养殖,形成稻虾共作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南方的湿热气候能充分发挥作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有一些落叶掉进虾池,这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之一。而小龙虾在稻田里的活动又能疏松土壤,就像给土地松筋骨一样。到了第三年,再根据市场情况和塘泥的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小龙虾养殖还是换其他的养殖模式或者种植作物。

南方的养殖场在面对不同水质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底质处理方式。如果是那种清澈的硬水,因为水里的矿物质含量比较高,在休塘期处理底质的时候,微生物菌剂的选择就要更注重能分解钙镁等矿物质的菌种。而在北方的软水养殖场,更要注意补充水里的矿物质元素,在休塘期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石粉来调节水质和底质。

比如说有一个南方的小养殖户,他在自家的散养塘里养小龙虾。他发现之前连续养殖几年后,虾总是长不大。一开始他还以为是饲料的问题,换了好多牌子的饲料都不行。后来他去参加了当地的一个水产养殖技术交流会,知道了轮作养殖法和休塘期底质处理的重要性。他按照学来的方法,在休塘期的时候好好清理了底质,还种了一些菖蒲和菱角。第二年再养虾的时候,虾的个头明显变大了,产量也上去了。

在我们北方的养殖场,如果想采用小龙虾轮作养殖法,还要面临冬季低温的问题。有些养殖户觉得冬季池塘没啥用了,就开始荒废。其实不然,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把池塘彻底改造一下。比如加固塘堤,防止来年洪水冲垮。然后在休塘期的时候深挖塘底,把那些积了多年的淤泥清理出来一部分。淤泥太厚就像一个脏被子盖在塘底,不好散热,还容易滋生病菌。清理淤泥之后,再进行底质的改良处理。

像在一些山区的小养殖场,地形比较复杂。在休塘期处理底质的时候,就不能用那种大型的机械设备,得靠人工一点点来。而且山区的养殖场在种植辅助绿植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择合适的品种。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低,就选择耐寒性强的绿植。

在小龙虾养殖中,水质的酸碱度也很重要。不同的绿植对水质酸碱度的调节作用也不一样。比如说芦苇,在酸性水质里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让水质变得更加中性。而菱角在弱碱性水质里生长得更好。在休塘期调整水质的时候,就要考虑现有的绿植情况和水体的酸碱度,合理安排调整措施。

我们再来说说轮作养殖法中的虾苗选择问题。南方养殖户往往会选择本地适应湿热环境的虾苗品种。这些虾苗在生长速度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方面有当地的优势。而北方养殖户如果想养小龙虾,就要选择耐寒性比较好的虾苗品种。就像山东有个养殖户,之前从南方引进虾苗,结果冬天死了不少。后来专门从江苏的一个耐寒虾苗基地引进虾苗,情况才有所好转。

在小龙虾养殖的不同阶段,休塘期的处理也不一样。比如说在小龙虾幼虾阶段休塘,处理底质就不能过于剧烈,以免影响幼虾的生存环境。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温和的处理方式,像在塘底撒上少量的有机肥,然后用少量的微生物菌剂,既能改善底质,又不会对幼虾造成伤害。等到虾长大一些,到了育成期或者收获后的休塘期,就可以进行比较彻底的处理了。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养殖成本的问题。休塘期处理底质加上种植绿植,看起来好像增加了成本的投入。其实从长远来看,这样做能提高虾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养殖收益。比如说,有一个养殖场,之前每年投入10万元养殖小龙虾,但是产量一般,收益不太理想。后来采用轮作养殖法,休塘期投入了2万元用于底质处理和绿植种植。结果第二年虾的产量提高了30%,收益增加了不少,算下来比之前的养殖模式更划算。

还有一个南方的养殖场,在休塘期的时候,除了对塘底进行处理,还会对塘壁进行检查和修复。因为有裂缝的塘壁可能会藏污纳垢,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他们在修复塘壁的时候,会用一种特殊的黏土,这种黏土能吸附一些重金属离子,防止重金属污染虾塘。这在南方一些重金属含量可能稍高的土壤和水源地区的养殖场很适用。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式也很关键。不同的养殖环境和生长阶段,饲料的成分和投喂量都有所不同。就像在南方的夏季,水温较高,虾的活动量比较大,这个时期的饲料蛋白质含量要高一些,而且投喂量也要比春秋季节多一点。而在北方冬季,虾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几乎不需要投喂饲料。在休塘期,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研究下一季养殖时虾苗的饲料搭配,让虾从小就能吃到合适的食物。

在我们探讨小龙虾轮作养殖法的时候,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比如在不同的水质和土壤条件下,休塘期底质处理的具体时间和程度如何更精准地把握呢?还有不同地区的养殖户应该如何根据当地的特色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轮作养殖法和绿植种植来提高养殖效益呢?这都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

0 阅读:0
小玲养殖

小玲养殖

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