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4日,旷伏兆病房里的警铃突然响了。
许更生和公务员小王听到后,赶紧跑了过去,只见旷伏兆气喘吁吁地叫他们喊医生来。
医生很快赶来,为旷伏兆进行了急救。
可惜的是,旷老将军终究没能挺过来。一时间,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悲伤之中。
许更生不由得想起了这几十年来,与丈夫一起经历地点点滴滴。在许更生看来,旷伏兆的一生没什么特别遗憾的,只是有两个未了的心愿。
那么,这两个心愿是什么呢?
旷伏兆与许更生结为伴侣1938年底,许更生随东战团一行28人,从西安出发,奉命前往冀中一分区司令部慰问演出。
到了地方后,分区的团长张庆泰(原辽宁省副省长)和政委旷伏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1939年8月,经张庆泰和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仁槐(1942年与日伪军作战牺牲)搭桥,旷伏兆和许更生相识了。
那时,旷伏兆25岁。按照规定,团级以上的干部26岁才能结婚。
于是,两人约定再等一年。
1940年百团大战前夕,两人在一个老乡的土屋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婚后第二天,部队要转移到另一个村子。临走前,为了轻装上阵,许更生就把从大后方带来的一件旧毛衣丢掉了。
旷伏兆知道后,要许更生马上回去捡回来。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革命之本,是持家之本。”
后来,许更生回忆说,尽管旷伏兆只比她大6岁,但很多革命大道理都比她成熟、老练,像个老者。
1943年,旷伏兆调到平(北平)津(天津)保(保定)三角地带——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任政委。
这年秋,许更生历经千辛万苦赶来了十分区的驻地——杨庄。组织把她安排在了做买卖的翟家。
当时,离杨庄不到半里地,有个伪军的岗楼,里面驻扎着一个伪军小队。
过了三四天,旷伏兆从外地开会回来了,深夜按规定的暗号敲了墙,翟大妈一听,知道是老旷来了,赶紧叫女儿小霞烧水。
小霞问:“妈,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翟大妈说:“你姐夫来了。”
这时,许更生一看,原来是丈夫旷伏兆。
夫妻许久未见,都很激动。旷伏兆问妻子:“你到这里来有何感想?”
许更生说:“感到一切都很新鲜。看你这身装扮,活像个侦察员,这还不新鲜?还有,我来的第一天,大妈对她的女儿小霞说我是她姐姐,从小就把我给了人家,在南方长大、结婚,姐夫也是南方人,这不是把你当成女婿来招待吗?”
旷伏兆提醒道,这里虽然有了个基础(隐蔽的根据地),但环境还是很残酷的。在这里,是看不到穿军装的八路军,大家都穿便衣,这是斗争形势的需要。
旷伏兆说,女同志在部队工作是不方便的,他已经和地委提出,要许更生去做地方工作。
于是,夫妻俩虽在一片根据地工作,但一个在军队,一个在地方。
在1943年和1944年,许更生多次遇到险情。旷伏兆虽然离得不远,甚至他都知道妻子被围困在某个村子里,但旷伏兆绝不随意动用兵力。
夫妻俩都知道,任何一个决策,都同整个地区的命运连在一起。
1944年2月,伪军对军分区领导机关驻地,进行了一天多的“扫荡”。
2月21日夜,交通员小杨把许更生送到了农户文保元家。次日中午,许更生正准备吃饭,文保元的母亲说了声:“有情况,赶快下地道。”
许更生迅速掀起了掩护在洞口的大铁锅钻了进去,转了两三个弯,就到了另一处的地下。
过了一天,文保元的母亲说:“赶快出来吧,白脖(指的是伪军)要铁锹,要绳子,逼着文他爹去挖洞。”
许更生听后,赶紧出了洞口。
这时,一位老伯来了,领着许更生到了另一户人家。期间,她的身影被敌人发现了。
敌人已朝许更生的方向射了枪。当时,躲在秸秆中的许更生不得不做最坏的准备。
许更生后来说,她想起到十分区不久,旷伏兆对她说:“要有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决心。”
入党的时候,许更生曾宣过誓,向旷伏兆表示过,作为分区首长的妻子,绝不会当敌人的俘虏。
因此,许更生已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了。
然而,侥幸的是敌人没跟过去。
许更生脱险后,才知道旷伏兆的部下,曾建议首长调部队去解围。旷伏兆虽然为妻子万分担心,但作为一名指挥员,他没有为妻子打不该打的仗。
类似这种险情,许更生经历过好多次。每次都是依靠着地道、老乡们的及时报信,帮助而幸存下来。
由此,许更生特别认可一句话:没有群众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
旷伏兆对待岳母细致入微旷伏兆一直把岳母(随军)当作亲生母亲一样。
旷伏兆常和身边的战友说:“我有个好岳母,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她是一位身兼八大员的姥姥。”
八大员,抗战时期百团大战期间的称呼,指的是炊事员、饲养员、警卫员、司号员、公务员、卫生员、理发员、战斗员、指挥员。
由此可见,岳母对旷伏兆的帮助之大。
旷伏兆是好客的,凡是前线来人,他总是写信给岳母,让她做几样拿手好菜招待客人。
河北老根据地来人,旷伏兆就特别嘱咐包饺子,因为饺子是北方人最喜欢吃的。
平时只要旷伏兆不出差,家里有什么脏、累活他都干。比如,刷便池、挖粪坑等。
旷伏兆说:“姥姥年岁大了,这些活,不能让姥姥去做。”
岳母也心疼女婿,每次见他干活就说:“老旷,你不要干,歇着,我来干,我能干的。”
旷伏兆的岳母是旧社会过来的家庭妇女,受尽了封建束缚压迫。
女儿结婚后,她就拖着“解放脚”,跟着女婿的部队一起行军。虽然生活比较苦,但她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正如她常对女婿说:“我获得了新生,获得了解放。”
她老是对别人讲,女婿老旷如何如何好。
抗美援朝时,她还特意托人把自己做好的肉食,送到了旷伏兆的手里,并让女儿写了慰问信。
其实,旷伏兆尊重老人,不光是对自己的岳母,还有许多自己的战友、下属的母亲。
抗战时期时,旷伏兆的警卫员小李的父亲早亡,母亲因生活困难所迫而改嫁。由此,小李对母亲再嫁,非常不满,居然与母亲断绝了母子关系,
旷伏兆知晓后,对小李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同时把自己身上不多的钱全给了小李,让他回去看望母亲。
通过这件事,小李受到了教育,改正了对母亲的错误态度。
这件事还感动了小李他们村里不少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
旷伏兆一生的两个未了心愿解放初期,旷伏兆在67军任政委。
朝鲜停战后,1958年,组织批准旷伏兆回国到高等军事学院学习。2年后,旷伏兆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
1960年,旷伏兆从部队调任地质部副部长。
部队工作对旷伏兆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但到了地质部,旷伏兆就需从头学起。
为了尽快从外行转到内行,旷伏兆有段时间每周都请李四光部长给他上课,讲解地质知识。
1972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旷伏兆结束了“五七干校”的劳动,回到了北京。
1972年到1975年,旷伏兆处在一个清闲时间。他利用这极其难得的机会,读了不少书。
退居二线后,旷伏兆学起了书法。可以说,旷伏兆的一生,一直在不断地学习。
说起来,旷伏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无私的奉献了,勤劳奋斗了。
他的生命是富有的,可以含笑九天而无遗憾了。
不过,旷伏兆还是留下了两个未了的心愿。
在旷伏兆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正值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长征·世纪丰碑”组委会组织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那时的旷伏兆虽抱病在身,却积极参与。
1996年4月7日,旷伏兆抱着极大的热情,准备参加营造“红军林”的活动。
前一晚,旷伏兆对妻子说:“明天植树,你也一起去。”
可今早刚吃罢饭,旷伏兆的心脏病就发作了。这样一来,植树活动便落空了。
对此,旷伏兆遗憾地说:“没能亲手在红军林种植一棵树,太遗憾了。”
另一个未了心愿是,每年的寒暑假,家里的孩子就想让父亲陪着一起到外地走一走,旅旅游。
可旷伏兆却不敢兴趣。
但他一直记着一件大事。他曾经对妻子说:“我哪里也不去,香港回归祖国后,我一定得去!”
遗憾的是,还有一年多旷伏兆的这一心愿就能达成了!
旷伏兆老将军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倾尽所有。他的付出,党和国家、人民都牢记于心!
作者:小纪
编辑:小纪
参考文献:《旷伏兆征程集》
作者:旷伏兆等
《烽火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