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清露、饮白露茶、酿米酒,你知道白露时节的这些习俗吗?

齐鲁晚报 2024-09-03 13:55:17

□戴永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的这一名句,营造了一个苇青露白、秋色朦胧的大美意境,也把我们带进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的也正是这个时节的意境与心绪。

白露于每年的9月7日—9日交节,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中秋时节的开始。白露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晨露水始生,诚如古代历书所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元代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亦言:“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俗话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形象地道出了这个时节的特征。

我国古代将白露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一候时,天气转凉,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二候时,燕子开始南迁;三候时,那些留守的鸟儿开始储存食物,准备过冬。

白露时节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谚语云:“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此时,我国北方地区迎来暑气渐消、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天气,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则常是阴雨霏霏、连日不开,谚语形容说:“雨打白露,天天溜路。”

白露也是农作物成熟与收获的季节、越冬作物准备播种的季节,所以各地农事特别繁忙,农谚所谓“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就是指这时农忙的情景。

白露虽非重要节日,但在民间仍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祭禹王、收清露、饮白露茶、酿白露米酒、吃龙眼、采十样白等。

在江苏太湖地区,过去有白露祭禹王的习俗。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据《禹贡》记载,禹王治理水患、疏通三江,最终将在太湖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使得“震泽底定”。为了表达对禹王的感激之情,每逢白露时节,太湖地区的百姓都要举办盛大的祭典,献上丰厚祭礼,祭祀禹王。

祭祀禹王的活动每年要举行四次,分别为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其中,清明、白露的春秋两祭规模最大,春祭六天,秋祭七天。秋祭期间,每天都要唱一台戏,戏分四出,文武各半。祭祀的地点是太湖中央小岛上的禹王庙。

古人认为白露时的露水对健身强体有特别的功效,所以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白露时节收清露的习俗。《本草纲目》记载说:“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在传统的时令信仰中,秋天的白露还是治疗眼疾的良药,因此人们在这天还要收集清露用于治疗眼疾。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又一生长佳期,所以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喝起来清香甘醇、齿颊留香,深受老茶客欢迎。

在湖南、江浙一带,每到白露时节,家家户户都用糯米、高粱等酿“白露米酒”,用以待客。这种酒色泽通透,滋味醇美,日久弥香,埋藏数十载的酒呈褐红色,清香扑鼻且后劲很大,据说可令人醉行千里而不醒。此酒温中含热,有利于身体寒气散发,对健身祛病也十分有益。

在福建福州等地,白露这天必吃龙眼。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而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头大、甜度高、口感好,因此民间认为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补身体的奇效。

在浙江温州等地,民间有白露采集“十样白”煨白毛乌骨鸡(或鸭子)的习俗。“十样白”指白木槿、白毛苦菜等十种带“白”字的草药。据说用白露这天采集的这些中草药煨白毛乌骨鸡,有滋阴润肺、祛除秋燥、滋补身体等功效。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