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高原旅游遇“麻烦”医生:警惕高原性肺水肿

封面新闻 2024-09-03 15:30:21

王海岭刘珊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近日,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19岁学生在旅行中遇到了一些“麻烦”。他此前从未到过高海拔地区,这次从天津前往阿坝州松潘县旅游,到达不久便开始发热、呼吸困难。起初,这些症状通过休息有所缓解,但很快他出现了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当晚,他感到憋喘、气紧,但并未引起重视。

次日早晨,同伴发现他失去意识,立即拨打120求救。此时,正在松潘对口支援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医生李玲赶到现场。

李玲回忆,当时患者昏迷,刺痛无反应,伴有鼾声呼吸,口唇发绀,口腔内有少量白色泡沫溢出,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血氧饱和度50%。医生当即进行了气管插管和药物对症处理。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接到转诊信息,迅速准备了床位和抢救用品。患者被转运至ICU时,病情危急,结合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及旅游史,诊断为“重症肺炎、高原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CU团队立即予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镇痛镇静、抗感染、祛痰、俯卧位通气等治疗。ICU副主任医师郝柯组织讨论后,制定了包括呼吸机支持(小潮气量)、抗感染、俯卧位通气等在内的经典治疗方案。经过五天的治疗,患者的肺部实变和水肿基本消失,病情明显好转,住院第九天顺利康复出院。

医生表示,高原性肺水肿是指人在抵达高原后,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头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甚至昏迷、死亡的情况。发病多见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该病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常见诱因包括登高速度过急、寒冷或气候改变、体力活动过大、疲劳、饥饿、失眠、情绪紧张、晕车、上呼吸道感染等。

预防高原性肺水肿的最佳途径是控制上升速度,降低海拔和补氧通常比药物治疗更有效。在进入高原前,应加强对高原环境的了解,做好思想准备,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情绪,以防止加重缺氧。有呼吸道感染、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的不要进入高原地区。在进入高原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适应环境,如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及时就近就医。

0 阅读:270

封面新闻

简介:封面新闻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互联网新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