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跟父母一起旅游,着实是一场“修行”!
张家界走累了,到了晚上到了要住的酒店,从饭店出来需要走100米左右,一路上开始大骂,路边这么多酒店为什么不住,为什么要走100米。
去西安,吃羊肉泡馍说先点小份,很清楚他们吃不惯,不同意非要点大份,说大份便宜。我特意说我是不吃泡馍的不要管我。果然吃几口不吃了,问我要不要吃,说点的时候就是想给我也吃一点;
去日本,东京住洲际酒店住完了说酒店太贵,就住“招待所”就好了;等大阪住了稍微差点的酒店皇冠假日(四星),各种不满意,然后说你不会讲价。说那你去讲,马上改口“这是你们的事情,我就是跟着出来的”。不愿意做一点改变和尝试,连日餐也吃不习惯,要吃中餐,China town和偶尔的中餐馆都觉得好吃;
去北京郊区,看郊外风光,说“这有什么意思”;
去青岛,要点海鲜,坐着不去点,菜上桌了,说没有这个,没有那个,你不会点;
去了济南吃不惯鲁菜,在餐厅里就口不择言“白送我都不吃”;看趵突泉说“这有什么意思”;
去绍兴没吃孔乙己酒店,说来了不吃就相当于没来;在宁波蒋介石故居景点出来打网约车,国庆期间人多需要等十分钟,非常急躁和烦躁,一分钟都不愿意,说“你是不是没钱,没钱我给你打车钱”,急着干嘛去呢?没什么事情,就是急躁,全世界都围着他们转。
去延安,下车就急不可耐要在旁边的餐厅吃饭,说等我一分钟看看店铺评价,他们就是一分钟都不能等。结果菜炒的一塌糊涂,主食馒头还是什么居然有馊味,难以下咽,这家餐厅在大众点评里直接大部分的点评都是非常负面的。这次他们自己选的餐厅,终于一吃一个不吱声了,这种难吃的菜又可以吃了,馊馒头也能啃了。印象里延安和韶山毛主席故居这两个景点是他们难得满意的景点(就是没有表达不满意,没有吐槽,没有板着脸),原因无他:因为景点里终于有他们熟悉的年代文化历史元素:毛主席,抗日等等,他们是看着当时为数不多的抗日老电影长大的,且无数遍重复的看。
去北戴河,安排好交通酒店,他们自己去的,朋友介绍的酒店,去了两人吐槽酒店不好(房间不干净),说那你们现场自己找一个喜欢的酒店,我网上订给他们,又支支吾吾不说话了,说不想动。北戴河那一排一排的酒店,最多走1公里就能找到6家以上不同的酒店,反正就是不能自己找;
去三亚,问他们去不去三亚,两位老人一个说“不去”,一个不说话不表态。结果等我带着孩子去了三亚,突然天天都给我打电话(平常也不怎么打电话),各种小事情东拉西扯,其实就是等我求他们去三亚——不是我要来的,是你求我来的。这次我终于不想“求”他们去三亚了,累了。
怎么扫兴怎么来,表达自己高明见解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