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方案在国家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民众的医疗负担,实现国家、医保、医生和民众四方共赢。那谁是输家呢?一是贪官污吏的灰色收入没有了,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医院只能靠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生的收入,避免了过度检查和医疗,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二是中间流通环节收入大幅降低了,降低了药品和医疗设备价格。三是药厂的伪劣产品没有市场了,避免了无效医疗,高价药没有了,降低了医疗费用。 以下是三明医改的主要改革内容。 1. 整治药品流通领域: 建立药品重点监控目录:将一些不必要、不合理使用的药品纳入监控范围,监督医生用药行为,避免过度开药、开无用药等情况,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支出和国家医疗资源的浪费。若医生出现用药量过大或不合理的情况,会对医院进行批评教育,对医生扣除奖金。 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要求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让患者能以更低价格买到药品。 切断医院与药品耗材供应商的灰色联系:斩断医疗回扣这一灰色收入链条,规范医疗行业的采购行为,确保药品采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改变过去医院依赖药品销售获取利润的模式。同时,合理调整诊疗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励医生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3. 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 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医院工资总额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床位收入等因素断开,院长、总会计师的年薪由同级政府财政统一发放。医生工资实行年薪制,使其收入与药品耗材等业务收入脱钩,减少灰色收入,降低医疗成本。 由科室主任承担科室收入绩效分配:科室主任负责整个科室的收入绩效分配,管好医院的户头,有助于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4. 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改革,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例如,组建县乡村、人财物高度集中统一的总医院,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持续推进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 5. 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行“六病共管”模式,从人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中,选取肿瘤、心脑血管、呼吸、代谢、生殖医学以及老年医学六类高发病率疾病,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疗和管理,实现“防、筛、诊、治、管、康”的全程诊疗体系和多学科诊疗。 6. 完善医保政策: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一体化,方便群众就医和结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