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哪?疲劳驾驶害人害己,大货车司机对此却仿佛置若罔闻,可以说是在用命跑车。 难道他们真的不愿意休息吗? 深夜,高速公路上一辆满载的大货车疾驰而过,驾驶室里,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驾驶座上的人影微微晃动,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这是很多卡车司机的真实写照,他们是支撑中国物流运转的“血管”,却也像是驾驶室里的“困兽”,在疲劳驾驶的边缘徘徊,挣扎在健康与生存的泥沼中。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电商行业的崛起,带动了物流行业的爆炸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公路货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运输需求背后,是无数卡车司机夜以继日地奔波。 然而与行业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卡车司机群体却面临着严峻的职业困境。供需失衡、工作强度大、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将司机们推向身心俱疲的边缘。 2024年,一项针对中国卡车司机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司机自认为健康状况良好,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慢性疼痛、胃炎、高血压等职业病高发,成了卡车司机们普遍存在的“隐形杀手”。 更令人担忧的是,睡眠不足问题在卡车司机中尤为突出,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的司机睡眠时间不足七个小时。而睡眠不足与交通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那些为了赶时间、多拉快跑的卡车司机,正在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推向危险的边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卡车司机们如此不顾自身健康,甚至不惜以身试险?答案就藏在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环境中。 行业管理的缺失和监管力度的不足,让卡车司机们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一些物流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司机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纵容,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将司机和道路交通安全置于危险之中。 激烈的行业竞争,也是压垮卡车司机的一座大山。为了抢夺货源,不少司机不得不超负荷工作,压缩休息时间,甚至铤而走险超载行驶,只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勉强维持生计。 油耗子的猖獗,货物被盗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让卡车司机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损失,他们往往选择连续驾驶,不敢轻易停车休息,疲劳驾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面对卡车司机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构建多方参与的共治体系,是解决卡车司机健康与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社会要加强对卡车司机群体的关注和关爱,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让他们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尊重。 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超载、疲劳驾驶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卡车司机的合法权益。 行业层面应积极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杜绝恶性竞争,为卡车司机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守护卡车司机的健康与安全,就是守护中国物流的“生命线”,也是守护道路交通安全的“生命线”。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奔波在路上的“逆行者”们,能够安心驾驶,平安回家。 信息来源:《拿命跑车的司机 令人堪忧的健康状态》卡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