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与民意|支持西安航空学院做大做强满足航空产业人才需求

身边24小时 2024-09-06 10:10:33

□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

“十四五”期间,陕西加快布局低空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处理等低空经济新赛道,对航空类实践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强劲。西安航空学院作为我省唯一的航空类省属本科高校,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是航空产业高技能紧缺急需人才的培训基地,学校现有的39个本科专业中,直接或间接服务航空产业的本科专业有27个,占专业总数的70%,现布局建设的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3个应用型学科,聚焦培养航空类应用型专业硕士,高度契合我省航空产业集群和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然而,该类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相关技术研究所需实验设备精度高、投资大,高层次人才引进门槛高、难度大,学校现有服务供给能力无法满足航空领域实践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现实需要。

为此建议:

一、加大航空类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建设力度。坚持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根据航空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等特色学科建设。目前,我省尚无航空类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高校,应支持西安航空学院开展航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创建工作,构建航空类本硕贯通衔接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办学经费、人才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助推我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速打造航空类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支持西安航空学院建立航空产业高层次人才库,在人才引进培育、优秀博士招聘、人才专项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牵引帮助学校加速引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工类院校、航空航天类院校、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毕业生来校工作,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育人“联合体”,推动航空产业人才汇聚。

三、多方共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推进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与陕西省政府共建西安航空学院,推动西北工业大学对口帮扶西安航空学院,指导学校优化会商机制,多方协同发力,加快推动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硕士生培养、师资队伍、创新团队与平台、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创新园区等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陕西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