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过得还好吗? 身处金融行业,基本上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来自于股票市场,这几年的市场确实不好,换谁都容易悲观。在当前的熊市环境中,看着这每天提不起士气的股票也会烦躁;甚至会怀疑之前开始投资的决定是否明智,是否正确;牛市赚钱的时候,每天恨不得打开十次相关 App,看着资产增值过瘾; 熊市则恨不得忘记自己有投资这回事;身边的家人、朋友越来越多人退出,越来越多人劝放弃;浏览着每天的新闻,负面信息也是此起彼伏,人很容易被悲观情绪影响。觉得情况越来越糟,仿佛天都塌了。环顾身边环境,悲观情绪覆盖越来越深,越熊市越消极。 虽然从情感上理解悲观和消极情绪的产生。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越是普遍消极,越是出手的好机会。投资都是反人性的,如果没有熊市时的消极和低估折价,哪来牛市的开端呢?但想要对抗消极情绪的影响并不容易。 如何对抗消极情绪 经历了长期的熊市折磨后,人们非常希望获得一场牛市的回馈。不过,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熊市向牛市的转折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才出ICU就进KTV”,即不可能刚从熊市中缓过劲儿,就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所以对抗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不是「意淫牛市马上到来」,而是有针对性的给自己输入积极的情绪。只不过,熊市当头,投资中积极的情绪并不好找,怎么办呢? 第一个方法:记录并回顾投资笔记,将新老消息权重放在同一水平审视投资决策。 人对近期的新闻,感触会更强烈,新消息在心智中的权重总是远大于旧消息。目前身处熊市时,近期收到的即便是无关紧要的的坏消息也会使得消极悲观情绪不断酝酿发酵。这样的记忆特性就必然会导致印象和判断的严重失真。如果现在觉得悲观,不看好投资,最大的可能不是投资不好,而是熊市中负面的新消息太多。这也是为什么熊市末尾、黎明前黑暗,人们往往最悲观。 那么如何对抗这种记忆特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记录并回顾投资笔记。在回顾笔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强制将所有的新老消息都重置为「新消息」的级别,从而把各个新消息和旧消息的权重放到同一水平,重新看待自己的投资决策。 第二个方法:读老书,读经典 读老书,读经典。经典书籍经过时间的过滤,能留下来的往往都是更加客观全面的。现在依然能够买到的几十年前出版的老书,这相当于有人帮你进行了几十年前的数据收集和验证。阅读经典,阅读老书是高效感知牛熊变化的重要方式。 借用一句《反脆弱》的金句: 存在时间越长的东西,就越可能存在更长的时间。 相比之下,很多新书都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其中的观点很可能会片面、狭隘。比如牛市中的新书,往往都是过于乐观积极的,而其经验可能仅仅只是来源于最近几年的运气而已。这些所谓的经验,在熊市中很快就会被颠覆。而等到熊市时,投资相关的新书的出版量则会大幅下滑,理由很简单,因为没人看了。熊市出版的新书,可能是真的有料,穿越牛熊长期赚钱。所以,在有限的时间中,还是建议大家优先读老书,读经典。 最后:就是别做最后卖出的人 不管用记录回顾投资笔记还是阅读老书,阅读经典都是希望帮助大家重置消息的「权重分布」,提升过去但重要的消息的占比,获得更加客观的判断。 当最后一批不坚定的投资者放弃投资退场的时候,就是熊市的终结,牛市的开始。投资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倒在黎明前的黑暗。每当大家想要倒下,一定要先回顾一下当初自己开始投资的动机,回顾自己记录的投资笔记。如果能够做好对抗熊市时的消极情绪,那么熊市就是掘金的最佳时机。 祝愿大家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