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在中国种下“毒草”,我国耗费数亿元无法清理,最终却被一小虫轻松解决。 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态危机,在湖北洪湖地区爆发,原本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竟然出现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绿色岛屿”,这些“岛屿”并非什么自然奇观,而是由一种名为“水花生”的植物疯狂繁殖形成的。 水花生的学名喜旱莲子草,原产于巴西,它叶片呈长圆形,乍看之下与花生无异,但由于其生长在水中,所以被叫做水花生。 可是巴西和中国之间隔着辽阔的海洋,水花生又是如何来到中国大地的呢? 那还要从小日本说起,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染指中华,为了满足战马饲料的需求,日本侵略者将水花生带入了中国,并在上海郊区进行试种。 日本人被打跑后,水花生却一直留了下来,它们如脱缰野马般疯狂蔓延,随着河流的流淌,水花生迅速扩散至湖北等地,拉开了一场无声的生态战役。 水花生的入侵,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它们肆意生长,挤占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农田、水库、河道……水花生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狼藉。 面对来势汹汹的水花生,人们开始了漫长的“抗战”之路,可传统的物理清除方式收效甚微。 这种看似人畜无害的植物,有着令人惊叹的繁殖能力。水花生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只需一小段根茎,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形成新的植株,即使被动物啃食、机械切割,只要根茎尚存,水花生就能死而复生。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它的治理变得异常艰难。 人工清理如同“割韭菜”,刚除完没多久,又会卷土重来;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花生生长,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科学家们只能转换思路,最终将目光转向了生物防治。 2009年的洪湖事件后,专家引入了一种名为“水花生叶甲”的昆虫,耗时不到三个月,当地水花生的生长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水花生叶甲同样来自南美洲,是水花生的天敌,它们以水花生叶片为食,繁殖能力强,能够有效抑制水花生生长,且不会对其他植物造成危害。 引入天敌,无疑是一场生态赌博。一旦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灾难,因此科学家们对水花生叶甲进行了严苛的风险评估,最终确定其安全性后,才开始进行小规模的释放试验。 结果令人欣喜,水花生叶甲在控制水花生方面表现出色,它们迅速繁殖,将水花生啃食殆尽,有效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趋势,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水花生这株来自异国的植物,以其强悍的生命力,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了一段疯狂的入侵史。而我们也在与水花生漫长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了生态平衡的脆弱和重要性。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物种入侵的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健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信息来源:《制服水花生 甲虫帮大忙(美丽中国·关注外来物种入侵②)》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