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源
文史学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虽然常常自嘲“拙于言辞”,但他的演讲词被发到网上,读者总是争相转发,流传很广。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新书《莫砺锋演讲录》,就是他34篇精彩演讲的结集,收文包括《百年千帆》《请敬畏我们的传统》《传统与经典》《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诗圣杜甫》《千古苏轼面面观》《我们是读南大中文系的人》《迎接人生的一蓑烟雨》等,其中既有解读古典诗词的,也有谈论治学方法的,还有怀人忆往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莫砺锋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薪火相传教杜诗
作为杜甫研究领域最优秀的当代学者之一,莫砺锋因对杜诗解读深刻,被学界同道称为杜甫的“异代知音”。他出版过《杜甫评传》《杜甫诗歌讲演录》《杜甫十讲》等多部杜甫研究相关著作,深受学界和广大读者喜爱。在众多演讲中,他也曾多次分享自己在国学大师程千帆指导下与杜甫结缘的故事。
1979年9月,莫砺锋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开始在程千帆的指导下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此前,对于中文系的课程,他素昧生平,对于古代文学研究,更是茫无所知。
程千帆开的第一门课是校雠学,第二门就是杜诗。他说:“校雠学教你们怎样收集材料,杜诗课教你们怎样分析材料,我的本领都教给你们了,接下来你们自己读书就行了。”他还告诉学生们:“如果把杜诗学通了,那么其他的古诗都能弄懂。”
程千帆的杜诗课绝对不是作品选读课,而是一门专题研究的课程。他开课的目的不是介绍有关杜诗的知识,而是传授研究杜诗的方法。由于杜诗在古典诗歌中的典范地位,杜诗研究也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在讲授的内容基础上,后来程千帆与莫砺锋、张宏生三人合作,写成了一本杜诗研究专著——《被开拓的诗世界》。
程千帆莫砺锋张宏生著
凤凰出版社
此书出版三年之后,莫砺锋开始为研究生讲授“杜诗研究”这门课程。“薪尽火传”,这是程千帆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既是他对学术事业后继有人的殷切希望,也是鼓励莫砺锋讲好杜诗这门课的座右铭。
值得一提的是,莫砺锋讲的大部分内容与程千帆不同,倒不是有意要标新立异,而是他觉得程先生所讲的内容已经写进书里,同学们只要读书就可以,不用自己再来重复。莫砺锋根据自己的研究,同时也根据近年来学术界在杜诗研究上的新成果,不断地修改讲课内容。例如关于杜诗“伪苏注”的问题,最初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后来他对这个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写了一篇长达两万多字的论文,就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讲它。“我想这样也许可以让同学们接触到最新的学术动态,并得到较好的方法论的启迪。因为我讲自己亲手做过研究的专题,总会体会得深刻一些,也会讲得生动一些。”
莫砺锋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千帆师热爱杜甫,我也热爱杜甫。千帆师在满头银发的晚年依然站在讲台上讲授杜诗,我也决心把毕生精力献给杜诗的研究和讲授。也许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的一种体现。”莫砺锋说。
2
最喜苏轼《定风波》
除了杜甫,莫砺锋还特别喜欢苏轼。“我是苏轼的异代粉丝,我觉得在中国古代圣哲中间,苏轼是最可敬佩、最可亲近的千古一人。”在安徽大学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莫砺锋这样说。
莫砺锋认为,读古人的诗词,最后的阅读境界就是读人,是通过作品来与作者获得共鸣,达成默契。他曾到黄州、惠州、儋州去瞻仰苏轼的遗迹,想到苏轼生平遭受的艰难困苦,总是悲愤填膺。苏轼谪居黄州后,不但心情凄苦,而且生活艰难。他被迫开荒种地,可惜黄州官府借给他耕种的那块荒地本非农田,面积虽有四十多亩,打下的稻谷却不够全家二十多人的口粮。当莫砺锋读到《苏轼八首》《寒食雨》等描写艰难生计的作品时,既感辛酸,又生遗憾。“我遗憾的是我不能像如今的年轻人那样学会穿越!要是我学会穿越的话,我一定立马奔赴北宋的黄州,去帮助苏轼种地。”
到了公元1082年,苏轼听从黄州当地朋友的劝告,决定自己买块好地来耕种。三月初七清晨,两个朋友来到苏家,陪同苏轼前往二十里外的沙湖去置买田地。途中突遇风雨,既没有雨具,又路滑难行,两个朋友狼狈不堪。只有苏轼不慌不忙,从容淡定。他足蹬草鞋,手持竹竿,步履坚定,冒雨前行。因为他知道风雨是暂时的,不久就会雨散云收。果然,下午他们返回时,天空早已转晴。
苏轼此行没有买成那块稻田,却催生了苏词名篇《定风波》,其中的警句便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四字淡淡说来,其实不仅指在自然界中不期而遇的斜风细雨,也包括“乌台诗案”那种政治上的狂风暴雨,苏轼一概以平常心看待之。
《定风波》不是艺术水平最高的苏轼词,也不是最好的苏轼黄州词,但是莫砺锋格外喜爱它,视它为人生格言。
我们普通人像花瓣飘落一样来到世间,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无法回避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坎坷或挫折。换句话说,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总会暂时处于人生的低谷甚至逆境。既然无法回避,那么如何应对?苏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在莫砺锋看来,“一蓑烟雨任平生”既不是消沉,更不是放弃,而是以淡定从容的态度对待眼前的困境,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走向未来。
苏轼写出《定风波》的四年后重返朝廷,仍然一如既往地直言进谏,面折廷争。再过三年他赴任杭州知州,仍像在徐州抗洪一样勤政爱民,疏浚西湖。直到苏轼去世前两个月,刚从海南归来、九死一生的他,还请友人代购毛笔一百支、宣纸二千幅,准备创作更多的书画作品。“我衷心祝愿大家像苏轼那样始终以‘自强不息’的积极态度来对待人生,有所作为。我也衷心希望大家遇到人生坎坷时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格言自我勉励,从容应对。”
3
“站在山口的导游”
2017年11月25日,在“纪念刘永济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报告会暨《刘永济评传》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里,莫砺锋专门谈到了“我们今天怎样继承传统”的话题。
如果说动植物的生命奥秘在于一代一代地复制基因,那么文化的生命就在于某些基本精神的代代相传。一种观念也好,一种习俗也好,一定要维系相当长的历史时段,才称得上是文化,那种人亡政息的观念或习俗是称不上文化的。
中华传统文化历数千年之发展,在近现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激进思潮的无情冲击,使传统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内举步维艰,借用陈寅恪的话说,就是“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以传统学术文化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前辈学人始终追求理想,始终坚持真理,实现了传统学术文化的薪尽火传。
莫砺锋认为,时至今日,举国上下都认识到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继承首先要落实在以传统学术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观念文化,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乃至思维方式,这是列祖列宗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软实力和正能量。
莫砺锋指出,学术研究当然要有创新精神,但是从文化史的大视野来看,也许我们更应该强调传承。比如,孔子是中华文化的开山祖师,但是孔子自许的格言却是“温故知新”和“述而不作”。他以韦编三绝的精神钻研易经,他整理诗经,“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再如,朱熹一生著述丰富,但他倾注最多心血的著作是《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反复修订,死而后已。“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朱子的榜样,将传承文化视为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传统文化本是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江大河必将在华夏大地上永远奔流。”
在他看来,学者当然应该坚持板凳不厌十年冷的精神,但是与此同时,也不应把自己束缚在学术象牙塔内。“我们应该分出部分时间与精力从事普及工作,为社会大众编写有关古代文学的普及读物,包括作品选注和常识介绍。让社会大众都认识到古代文学的光辉灿烂,都产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兴趣,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莫砺锋教授
在《莫砺锋演讲录》新书发布会上,莫砺锋还针对公众阅读唐宋诗词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假如你喜欢古典诗词的话,最好的阅读对象就是唐宋时代的五言诗、七言诗,以及唐宋时代的词。”莫砺锋说,不能光读唐朝的诗不读宋朝的诗,也不能光读宋词而不读唐五代词。“要全面阅读,因为唐宋两个朝代是中国古典诗词最黄金的时代,诗词两方面都成就突出。”他表示,“宋诗不光多,还好,北宋有苏东坡,南宋有陆放翁,他们两个人的五言诗、七言诗,放在唐诗第一方阵中,跟那些著名的唐代诗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阅读唐宋诗词时,莫砺锋建议要选择好的选本、好的版本,但也不要对此特别迷信。而《全唐诗》,他认为普通读者不需要全部通读。“五万多首诗,我是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读过的,读下来以后深切感觉到,《全唐诗》里面也有一些烂诗。里面最烂的诗,比我本人写得还要烂,你干吗去读?但是它里面的好诗非常好。所以普通读者读各种各样的唐诗选本就可以了。”
读了唐宋诗词,最后要学会理解。莫砺锋认为,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自由,阅读诗词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是个人行为,但也要注意一些基本的阅读背景,比如诗词背后的典故、历史背景等。他建议读者多看看学者的研究成果,深耕古典文学的学者比普通读者更专业,参考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原作。“我经常说我实际上就是导游。如果说唐宋诗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如今我已75周岁,我愿意在这方面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