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2 年 6 月末,中国对外资产总量达 9.2 万亿美元,收益率 6.7%,收益 616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4.37 万亿元。2023 年,中国进出口总值 41.76 万亿元,其中出口 23.77 万亿元,进口 17.99 万亿元,贸易顺差 5.78 万亿元。今年前 7 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达 1.19 万亿元,增长 5.5%,规模创同期新高。对外贸易为中国带来可观收益,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意义重大。 然而,中国对非洲 3600 亿人民币支持计划公布后(含 2100 亿元信贷资金额度、800 亿元各类援助、推动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 700 亿元),质疑声不断。有人认为中国在“撒钱”,甚至称这是“无回报的豪赌”。但他们忽略关键一点:此笔资金并非白送,是有条件的,且条件比西方优惠。如日本 197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对华援助,累计超 3.3 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 2000 多亿元,也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中国接受援助时,通过与日本合作给予了远超援助额的回报。美国 2022 年对外援助达 662.7 亿美元,收益亦远超援助额。任何国家都不会无偿援助,援助实为特殊投资方式,是最好的双赢合作方式之一。 同时,鉴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围堵,中国更需加强与他国贸易往来,为中国的商品出口拓展贸易市场,多渠道获取资源和能源,增进政治互信与互助,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保障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