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立:寻脉高邮,吹响新时代“水乡号子”

新华报业网 2024-09-07 18:39:55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中国最早的运河——邗沟。高邮段是邗沟重要的一段,历史上,无论邗沟线路如何变化,高邮都是必经之地。高邮的发展、兴衰与运河息息相关。”扬州市文联主席,原大运河申遗办专职副主任姜师立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论坛上,讲述了水乡高邮与中国大运河的不解之缘。

大运河高邮段全长43.6公里,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黄金段,大运河高邮段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高邮明清运河故道现有世界文化遗产点3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市级文保单位10余处。”在姜师立看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就像是散落在大运河沿线的一颗颗珍珠,散发着千年中华文明和辉煌历史的璀璨之光。

大运河是流动的水脉,也是绵延的文脉。大运河孕育了多个文学之乡,其中就有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汪曾祺笔下的运河城市高邮既是他魂牵梦绕的心灵故乡,也是他的创作源泉。”姜师立期待,未来运河文脉将更为壮大,一批运河文学新人、运河文学佳作将会脱颖而出。

在运河原点城市扬州,曾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专职副主任的姜师立回忆起漫长的申遗之路。见证大运河申遗成功时刻的他,十年后再次追忆申遗往事时对记者表示:“决胜多哈的惊心动魄与骄傲荣光,依旧激荡人心。”大运河申遗历时八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跑。从挖掘机的“利爪”下抢回了高邮的明清运河故道,从水利工程下面抢回了宝应的刘堡闸,通过土地置换将新发现的隋炀帝陵作为遗址进行保护……姜师立讲述起过去的点滴故事,感慨大运河申遗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文化遗产保护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姜师立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新的开始,保护管理的担子更重。下一个十年,大运河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扬州也一定不会缺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红徐亦丹/文王瑞枫/视频

0 阅读:0

新华报业网

简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