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当代中国外交史”学术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总结75年来新中国外交的成就和经验,畅谈新时代大国外交的亮点和特点。
75年来,新中国外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尊严披荆斩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保驾护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接续奋斗、锐意进取。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
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表示,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立场、期待中国的态度。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可持续安全四项原则,是新形势下中国应对世界变局的重要遵循。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宫力提出,研究中国外交史的学者需要具备历史视角、战略视角、中国立场,并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国际学术界开展对话。
“外交史研究实际上是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的交汇点。”北京大学教授张清敏认为,中国外交史研究需进一步把握内涵的多样性、对象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联系与互动。他呼吁,更具全球意义的当代中国史研究不仅需要本体意识,也需要国际视野,从国际视野寻求研究视角,以扎根本土寻求研究方向,进而在“中国之外”发现中国。
吉林大学教授刘德斌提出了中国外交史研究的三点建议:一是关注大国外交史的比较研究;二是重视中国外交史“我者”与“他者”的形成与变化研究;三是加深大国战略研究,回答好“何为1945年之后的大国”这一历史之问。
在题为《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大国技术竞争与国际秩序转型》的报告中,南开大学教授韩召颖介绍,大国之间的技术竞争越来越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且具有主权性、联动性、倍增性和不确定性,有可能加速全球技术鸿沟。
复旦大学教授苏长和在闭幕总结中强调“欲兴其国,必先正其史”,呼吁加强当代中国外交史叙事,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政治大国进一步提供历史正当性和逻辑性合理性论证。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举办。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历史研究杂志社总编焦兵等致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