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乡城县:借力“组团式”帮扶“近”享医疗资源

金台资讯 2024-09-09 13:30:23

乡城县位于甘孜州西南部,地处川西高原,地广人稀,医疗卫生事业基础差、底子薄,本土人才匮乏,诊疗水平提升缓慢,县域转诊和外出就医率居高不下。

自2022年5月起,四川省启动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院工作,泸州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17名医生“组团式”帮扶乡城县。2年来,泸州市“组团式”医疗帮扶人才针对乡城县人民医院问题短板,不断创新帮扶措施,乡城县人民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改变历史患者不再翻山越岭去外地

“乡城县离泸州近千公里,海拔2850米,你又是位女同志……”2022年5月,泸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杨敏不顾家里人劝说,毅然报名前往乡城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担任该县县医院院长。

杨敏到任不久后发现,家里人的担心并非多余,当地气候又冷又干燥、紫外线强,稍不注意就鼻血直流;由于高海拔缺氧,她经常头疼、失眠,血压飙升到180……更糟糕的是,医护人员拥有医师执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医疗技术远远达不到当地群众就诊需求,急难重症就需要外出就医。

克服了种种不适应后,杨敏很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为留住当地更多患者,杨敏充分发挥地缘和医联体优势,积极与乡城县、理塘县对接,创新打造“乡城-乡城-理塘”帮扶人员及技术资源共享的“铁三角”模式,利用各团队人员进行互补帮扶,共同为3个县的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此外,她还积极建设血液透析中心和健康体检中心。在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现已建成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血透中心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

2023年11月2日,血液透析中心迎来第一位患者:古尼曲扎。曲扎大姐患了尿毒症,还有其他并发症,每隔两三天就要去做一次透析。“我以前在成都一家医院透析了4个月,每个月的房租就要上千元。”曲扎说,如今在家门口就能透析治疗,既省了钱,又免去了奔波劳累之苦。

2022年至今,在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带领下,乡城县人民医院陆续成功开展了多个“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囊肿切除术、成功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等,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术、穴位注射技术等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

从前,遇到疑难重症、手术难度达到三级以上,乡城县的患者就需要翻山越岭去香格里拉、成都等地治疗。随着该院诊疗水平的提高,本地患者到诊人数逐步增加。据统计,2022年5月至今,“组团式”帮扶专家实际参与门急诊、抢救诊疗超2万余人次。

带出更多徒弟,治疗更多病人

“这种图形叫‘占位性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2024年6月到乡城县挂职县医院院长的梁玉兰,正在传授当地徒弟赵会放射影像的相关知识。

为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本土人才,泸州市“组团式”帮扶人才在当地开展“传帮带”,每位帮扶队员分别与3名本地医务人员签订师带徒协议,传授医护技术。同时,泸州市人民医院与乡城县人民医院签订培养协议,每年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到泸州跟岗学习或者参加培训。2022年至今,安排跟岗学习和培训共186人,住院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

经过帮扶队员的努力,乡城县人民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2022-2024年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不断提升诊疗能力;三、四级手术占比15.46%,实现大幅提升;2023年门诊量人数达到45897人次,住院1355人次,手术120人次;全年无一例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发生……

“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我现在可以独立完成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了,在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在乡城县人民医院医生铁超看来,这群来自泸州市人民医院的老师们,正在默默地改变着医院,“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态度、对待徒弟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翻高山、钻密林、行义诊、带徒弟……泸州市人民医院帮扶医疗队的身影,不断出现在这片红色高原的大地上。

“如今,医院的医学影像科已成功县级重点专科,我们正积极协调泸州市人民医院的设备、技术,不断填补乡城县医疗技术的空缺。”梁玉兰说,她要在这两年的帮扶中,为乡城县医疗事业多做一些事情。(冯冰、张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