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9日电(吴平华蔡兰罗乐)9日,高县6万余名中小学生和幼儿迎来秋季新学期。早晨,高县第一实验小学庆符校区和毗邻的高县幼儿园大湾路分园陆续迎来了前来开学报到的学生。今年这两所学校开启第二次招生,实验一小庆符校区目前全校人数达1100余人,新招一年级新生400余人;大湾路幼儿园在园学生344人,新招学生120余人,该园区容量基本达到饱和。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这两所学校是近年来高县主动顺应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等形势变化,着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生动缩影。
基础教育扩容提质把好学校修到群众家门口
崭新的教学楼、规范的操场、智能化的教学设施……走进高县第一实验小学庆符校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摆放了各类图书,学生在书架前精心挑选喜爱的书籍;宽阔平整的运动场上到处都是孩子们活跃的身影、欢乐的笑声……这座总面积1.9万平方米的新建小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2000名学生就读。
“我就住附近的万德华府小区,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学校离家近、环境也好,娃娃在这里上学家里人都很放心。”一年级新生钟梦涵家长开心地告诉记者,最近县上还开通了到学校的公交车,家里老人来接娃娃也更方便了。
基础教育扩容提质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据悉,今年,全县教体系统共实施项目32个,总投资2.58亿元,其中包括西区中学、蕉村镇幼儿园、嘉乐镇幼儿园和胜天镇中学校新建学生宿舍及食堂、翰笙文化体育艺术中心5个项目。截至8月底,已完成项目建设26个,占年度实施项目总数的81%,预计建成后将新增幼儿园标准学位480个,新增中学标准学位2000个。
城乡教育加快融合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将家里的玉米芯带到学校进行创意加工,变成各式可爱的小动物;在森林里捡拾松果,将教室装扮得温馨又自然;到山上采摘茶叶,学习泡茶、闻香、品味……在风景宜人的高县大雁岭景区山脚下,有一所五彩斑斓的幼儿园——大屋村幼儿园。“自然育人”是这里的办园特色,在这里,孩子们的学习不再囿于幼儿园的围墙之内,而是在乡村田园中释放天性、亲近自然。
而在幼儿园刚建成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2016年幼儿园刚建起来时,村民宁愿把孩子送到8公里外的赵场镇学习,都不愿意送到村里的幼儿园。”园长范辞玉回忆说,2023年高县开展学区改革后,我们对标县内的“省级示范幼儿园”——硕勋幼儿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形式,并且在宜宾教科所的指导下,在以城带乡发展中逐渐走出了自身特色,还荣获了“宜宾市村级示范幼儿园”的称号。
范辞玉口中的“学区改革”,指的是近年来高县以学区管理“破题”,在县域推行的学区联盟。2023年5月,高县印发《关于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龙头校+成员校”的方式组建学区,推广“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村学校”模式,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全县设立了罗场、来复、城区、沙河4个学区联盟,联盟间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融合,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育并举全面推进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
在砧板上快速地揉面、擀皮,包出薄皮大馅的包子;在3D打印机旁熟练地操作,手捧出一个精心设计的三维模型;武术操、葫芦丝、糖画,学生们专注地展示着各自的才艺……这是今年年初高县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们带来的一场异彩纷呈的“五育并举”成果展。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是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高县硕勋中学校长李勇表示,硕勋中学制定了15类‘五育’课程,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让我们这所省级美丽校园更加有活力。
截至目前,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86%,公办园在园幼儿达63.98%;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得到进一步推动;2024年全县本科上线1728人,重本上线201人……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一个个惠民的教育项目、一张张人民满意的笑脸,见证着高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高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县将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不断深化优质均衡,着力改革创新,聚焦教育公平,加快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群众获得感更高、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