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可以毒死人,为什么非洲人还要大量种植,他们就不怕中毒吗? 你可能不知道,年轻人都爱喝的珍珠奶茶里,就藏着一种能毒死人的东西——木薯。 2021年,全球木薯产量突破三亿吨,其中超六成来自非洲。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违和?非洲这个常年与饥荒挂钩的地方,种的却是自带“毒药”属性的木薯,这是要闹哪出? 非洲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严苛”。干旱、高温、土地贫瘠,这些都是农业发展的“绊脚石”,更别说养活十几亿人口了。 但木薯偏偏就喜欢这种“硬核”环境,它不挑地,耐旱、耐高温,随便一块地,插根枝条就能活,可以说不需要什么技术。 与需要大量水资源的水稻、小麦相比,木薯简直是“节水小能手”。非洲水资源本来就紧张,种水稻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木薯成了非洲人民的“最优解”,物尽其用才能活下去。 木薯虽然好种,但它体内自带的“毒药”——亚麻仁苦苷,却是实实在在的隐形杀手。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会分解成氢氰酸,数据显示,仅150克的木薯,就能让人中毒,而且木薯的茎、叶也都有毒,可以说是“毒素”拉满。 2006年12月,家住广州的一个小男孩,晚上和朋友在小巷子里玩耍,这里长满了大量的野生植物,孩子们找到了一个类似芋头的植物,便点火打算烤了吃。 男孩尝了一口后,嘴巴马上就发麻了,于是连忙将“芋头”吐了出来,随后便急忙回家找水漱口。恰巧在楼下遇到了妈妈,但是就这么几分钟的时间,男孩就脸色铁青、说不出来话了,妈妈见状赶紧将其送到了医院。 医生立即对男孩进行洗胃,索幸男孩只是尝了一口后就将木薯吐掉,经过一晚上的治疗便脱离了危险。 那非洲人为啥还敢吃?他们难道百毒不侵吗?其实他们有祖传的“解毒秘方”。 非洲人民的日常,就是在与木薯的“斗智斗勇”中度过的。他们深知木薯的毒性,也懂得如何将毒药变成美味。 长时间浸泡、反复蒸煮、磨成粉末……一系列操作下来,木薯的毒性基本被清除,才能安全入口。 别以为木薯只能用来果腹,它可是妥妥的“潜力股”,木薯富含淀粉,是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人送外号“淀粉之王”。 还记得你平时喝的珍珠奶茶吗?那Q弹爽滑的“珍珠”,主要原料就是木薯淀粉。除此之外,木薯淀粉还能做成各种美食,如薯片、麻团、粉条等。 木薯的“野心”可不止于此,它还进军了工业和医药领域,比如制造酒精、生产药品等,妥妥的“全能王子”。 中国也曾大量种植木薯,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木薯逐渐被水稻、小麦等主粮取代。但如今,木薯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了我们的生活,从奶茶里的“珍珠”,到工业生产的原料,木薯活跃在各个领域。 木薯虽然出身“草根”,却在非洲这片土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它的存在,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承载着非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木薯食用起来将更加安全,它的价值也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木薯产业的发展,将为非洲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助力非洲实现经济腾飞。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木薯如何续写它的传奇。 信息来源:《男童误食野生木薯中毒脸颊肿如鸡蛋(组图)》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