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蝗猎人”护安楠

极目新闻 2024-09-11 18:06:26

极目新闻记者陆缘

摄影记者邹斌

通讯员熊利兵

护林员鲁亚林调试好经过改良后的烟雾机后,戴着口罩就直奔竹林深处,机器一响,烟雾升腾,幸存的竹蝗四处逃窜。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9月6日,忙活了一早的鲁亚林笑着说。过去的三个月,他和同事们化身“灭蝗猎人”,每天背着60多斤的烟雾机,穿梭在1200多亩的江夏楠竹场,这座武汉现有最大楠竹场。

在楠竹场出生长大的鲁亚林,与这片竹林打了一辈子交道了。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每一根竹子,都得到过他的照顾。“闭着眼,都能在竹林里自由行走。”鲁亚林有这份自信。

楠竹场在建场之初,设立了护林员一职,日常巡林防火排查、观察消灭虫害。到鲁亚林这一代已是第四代护林员,“守护好武汉最大楠竹‘绿’,是每一代护林员的责任和义务。”他说道。

1966年,原武昌县(江夏区)决定发展特色产业,选址贺站与湖泗交界处的港头山、葫芦东山、南猪婆山,开辟了这方竹园。楠竹通直坚韧,富有弹性易加工,年年出笋而成材,是竹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

“当年楠竹场作为商品林,曾是武汉市规模最大的楠竹制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省内各地。”楠竹场副场长夏光胜介绍说,承载着武汉几代人记忆的竹床大多产自江夏。

前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楠竹场逐渐转变为公益林。成为省级重点公益林保护区,转型为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国有林场。

行走在楠竹林里,新竹和老竹交错生长,均匀分布,竹林里除了厚厚的竹叶,没有杂草杂树,秋风起,竹叶窸窣作响,令人神清气爽。“竹子间距保持1米左右,太密了影响新笋出土,阳光、营养都跟不上。太疏了容易滋生杂草。”护林员李长禄介绍道。

早七晚六,是护林员鲁亚林和同事固定的进林巡查时间,眼下防火工作紧张,他们只要没事就钻进竹林,捡拾枯枝、清除杂草。“我们的工作没有巧,防火、防虫害......踏踏实实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代代护林员坚守下,楠竹场四季常绿,自建场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火情。

如今,这片楠竹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每逢节假日,来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身临其境,便兴诗意。“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林断山明竹影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有关竹的诗词不胜数。

护林员们虽没有如此多的诗情画意,然与这片竹海朝夕相处,也锻造出与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样的品格。

0 阅读:27

极目新闻

简介: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