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王玉兰:无限之爱融化有限之“碍”

交汇点 2024-09-12 17:03:35

个人简历

王玉兰,高级教师,镇江市特教中心教师,镇江市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她创造性地提出居家重残学生生活力培养“三四五”送教法和特殊学生生存力培养“社区融合教育模式”,让特教生见到了“更大的世界”。她编写出版的《送教上门教师实用操作手册》《特殊需要儿童社区融合教育训练指南》,填补了领域空白,辐射省内外同行。她先后2次领衔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二等奖4次,参与研发的教具获国家发明专利。

王玉兰从教30年来,始终以“奉献、爱心、专业”守护着特殊孩子,托起特殊孩子成长成才之梦。

因人施教,贴心呵护特殊孩子

王玉兰热爱特教事业,坚守“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默默关心呵护每一位特殊孩子。

课堂上,对于认知低、能力弱的特殊孩子,她用慈母之心和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与重复,一次次变着法子、手把手地教他们从简单的1、2、3学起、从最基本的常规要求做起。在她的不断努力下,许多孩子进步明显。她精心指导的孤独症学生小刘顺利考入了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积极资助的听障学生小马进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深造。

对于普通学校巡回指导中有特殊需要的融合孩子,王玉兰全程介入、专业支持。为帮助镇江某中学视障学生小唐求学成才,2015年4月,她亲自到省残联为其配置助视器,奔赴南京盲人学校做好转介,助其规划未来。8年间,她多次去南京探望小唐,为孩子购买四季衣物,鼓励她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她的鼎力帮助下,小唐如愿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盲人针灸推拿专业。2023年6月,小唐本科毕业后成功就业,月薪8000多元,真正实现了自食其力。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居家重残孩子,王玉兰带领教师以“二对一”个别化教育形式上门送教,风雨无阻。被送教学生小郭的家中,5人有4人有残疾,是当地典型的因残致贫低保户。2015年9月,王玉兰第一次登门送教时,7岁的小郭面黄肌瘦,目光呆滞,不会说话,双手伴有间歇性痉挛,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属二级重度残疾。面对这样的送教对象,王玉兰立刻捐出了她刚刚获得的1500元奖金,在以后每次上门时都自费购买各种食品。与此同时,她还积极为小郭家寻求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的资助。在她和其他教师连续9年的精心帮助下,小郭现在已经能够独立洗漱、用餐、如厕,能说简单词句,做简单运动,会跟别人打招呼。

王玉兰在特殊孩子心中既是教师更是妈妈。她多次对行为有偏差的智障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感化教育。她常为孩子们买来肯德基等他们爱吃的食品,实现孩子们的小心愿。她带没有妈妈的双胞胎智障学生去吃牛排、看电影、品茶饮,让她俩体验人生的美好。她主动为患病的听障学生小朱捐款3000元,更是发动亲朋好友为学校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衣物共计300多件,惠及256名学生。当获悉母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正为罹患白血病的大四学生小陈募集医药费时,她毫不犹豫,立即汇去10000元。为此,母校党委书记还特地来电向她致谢。

携手同行,甘当教师成长阶梯

“拼命三郎”“特教老黄牛”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们对王玉兰的一致评价。

作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王玉兰虽没有其他教师那种桃李满天下的荣耀与光环,但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深耕一线,用“耐心+责任、爱心+专业”的“特殊基本功”上好每一堂课。她创设的“情境化社区融合教学法”把课堂延伸到“外面的世界”,带领特殊孩子走进社区开展就医、购物、洗车等融合教学实践,使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中习得技能、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实现了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不给社会添麻烦的特殊教育宗旨。

她甘当人梯,精心培养青年教师发展,给教师压担子、搭台子,精心指导、毫无保留。无论课题申报、教学竞赛,抑或校本研发,她都手把手耐心指导,全程参与青年教师成长,所指导的多名教师参加江苏省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均获一等奖。她用精湛的专业能力引领团队建设,在以教研组为载体、组建学科团队建设中开展网络培训、送教上门、社区融合等专项研究。她牵头的2个教研组分获镇江市教研活动范例评比一、二等奖,特殊教育学科组2次被评为镇江市学科优秀团队,送教上门项目因业绩突出,被表彰为镇江市脱贫攻坚集体嘉奖,江苏省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品牌项目。

王玉兰注重搭建人才梯队培养建设机制,将制定详细的培养与考核方案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金山英才“169工程”、省级特级教师等五级拔尖人才梯队,10名教师荣获省市各类拔尖人才称号。

近年来,为持续探索特教领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做项目、编专著、报成果、写材料……王玉兰放弃节假日与寒暑假休息,常年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已成常态,寂静的校园里常留下她伏案疾书的疲惫背影。长期超负荷、高强度的“疲劳战”使她在收获的季节病倒了,她被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今,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依然坚守三尺讲台,继续发挥光和热。

勇于创新,填补特殊教育空白

作为两届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领衔人,王玉兰扎根本土、把论文写在课堂上,开创了可推广的居家重残学生生活力培养的“三四五”送教法和特殊学生生存力培养的社区融合教育模式,辐射示范省内外同行。

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近年来,她编写出版的《送教上门教师实用操作手册》《特殊需要儿童社区融合教育训练指南》填补了特殊教育空白;20多篇论文获奖、发表;主持多项省级项目的研究成果,5次获省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开设20多个场次的省内外公开课、讲座;参与研发的“耳穴触觉教学用具”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被聘为镇江市融合教育资源建设指导专家,镇江市特殊教育网络培训专家,镇江市特教基本功竞赛选拔评委,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集训指导教师。她以扎实的工作、突出的业绩赢得学生家长及特教同行的广泛认可。

辛勤劳作,是她最美的姿态;责任担当,是她无怨的承诺;献身特教,是她无悔的选择。与特殊孩子在一起,共同见证学校的蓬勃发展是王玉兰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