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61年老一代石油工人打出的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8井”。60多年来,从华北地区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到如今的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攻关形成的20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从中国第一口“千吨井”,到如今累计采油百万吨的青东5滩海陆岸采油平台,一个“老”油田仍然在不断上“新”。
截至2023年年底,胜利油田取得科技成果8000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122项、国家专利7195件。而且,从“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的旅途上,这里的人们不仅用科技找油,还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发展中。
“老”油田焕发“新”活力
作为一名85后,张子麟已经成为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页岩油压裂创新团队中最年轻的技术首席,承担着页岩油压裂全三维模拟技术研究和先导试验井的优化试验任务。
“页岩油就像千层饼一样。”张子麟形容,“油气就是夹在饼干之间的黄油和糖粉。”他的工作就是用压裂技术将岩层“打碎”,再重构人工通道将油气开采出来。
为了突破困境,张子麟和同事们创新页岩油压裂仿真模拟技术并研发了模拟器。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编程、消化新的实验数据。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咱们工人会创新,才能更有作为。”在冯新永创新工作展室内,一张机制推动创新的展板十分显眼,他们最关注的是如何解决一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胜利采油厂形成了“难题征集、审核立项、张榜招标、揭榜挂帅、创新攻关、资金支持、专家指导、验收评审、转化推广”的九步闭环创新工作机制,将生产难题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
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点子”变成“金子”。采油厂每年面向全厂职工开展难题征集活动,采用“一线职工出题、机关业务部门点题、各级领导命题”的方式,征集一线生产难题,组织专家对征集的一线生产难题进行把关,遴选有价值的难题作为厂级课题进行立项。经过张榜招标、揭榜挂帅、创新攻关等流程,对于具备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实施转化推广,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卡脖子”技术难题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作为一位扎根一线37年的老技师,冯新永自主完成139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和实用新型专利59项。
在胜利油田,有7000多口立式皮带抽油机,这种抽油机因长冲程、慢冲次和节能高效而备受青睐,但抽油机的位移一直是个难题。传统作业依赖4人拉动导链,每小时仅移动20多公分;使用特种车辆拉动装置容易导致抽油机移位不准确,甚至引起井口漏油。冯新永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立式皮带抽油机移位装置,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这套装置相当于给抽油机装了个‘方向盘’”,他解释,现在,即使是两个女工,只要扳动扳手,就能平稳、准确地完成10多吨抽油机的移动。
“老”油田焕发“新”颜值
海上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主阵地,也是安全环保的重中之重。
为实现绿色发展,胜利海上油田埕岛中心一号平台(以下简称“一号平台”)始终坚持“油不入海、水不外排、气不上天”的环保理念。
在一号平台的早期生产中,采用的是天然气轮机发电来实现自身的电力供应,但是这种电力供应方式存在着基础效率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量高等问题。
为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生产,近年来,一号平台开始全面使用岸电,通过海底电缆进行电力供应。相比于传统供电方式来讲,岸电有着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成本低的优势。
“只要有油气生产设备设施的地方都会有围油栏,假如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了跑冒滴漏,我们一定是让油落在甲板上,绝对不会落在海里,”海域管理区平台管理主任孔建说,在一号平台,所有的油栏都是封闭的,没有缺口,“不让一滴油有流入海的机会”。
赶上下雨,为了避免冲刷过设备的雨水流入海里,平台上的雨水全部经过地漏统一回收到开式罐中,然后密闭输送回陆地,统一交由陆地集中处理。
在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的抽油机、储油罐、光伏发电板等设施,成为游客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六户采油管理区管理着261口油水井,年原油气产量达到26.47万吨。这里的抽油机运作时噪音仅30分贝,比公园里的知了叫声还要小。井场的闲置区域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天气好的时候,光伏发电板的发电量足以补给抽油机的电量需求,还能将盈余的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中,1年的减排量相当于种植了800棵树。
为“老”油田注入“新”动力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60多年的奋斗史中,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从创业走向创新”,秉承“爱国、创业、创新、开放”新时期胜利价值观。
2011年,张子麟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压裂所。2013年8月,张子麟接到了胜利油田盐227“井工厂”的设计任务,这是胜利油田首次尝试四位一体全新设计理念施工的“井工厂”,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在井上住了34天没回家,完成了89段的水平井压裂,这在当时的中石化是一个纪录。”这段经历成为张子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10年的磨砺,张子麟与同事们共同攻克了组合缝网压裂技术,见证了胜利页岩油勘探发现的曲折发展和矿场的突破,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优良传统故事馆里,集中展示了胜利石油工程铁军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干事创业、产业报国的辉煌历程。
在70180SL钻井队,这里的安全帽上都印着“胜利黄河铁军”的字样。这个称号是一代代胜利钻井人坚持“建设钢铁钻井队伍”的要求,始终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展现了胜利铁军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70180SL钻井队,抬起头回望这座高耸的钻井平台,始终能感受到的是它的温度与力量,平台上工人的影子也被太阳越拉越长,但是身上被汗水浸透的红工作服却愈发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