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最让人钦佩的,是其不被政治左右的实事求是精神。比如淮海战役,人家都在政治正确的讲,那是由父老乡亲小车推出来的时候,唯有他后面再加上半句:“和大连的炮弹”。 不过,这才是战争的真实写照。像淮海战役这样的大战,不管您找出再多决定胜负的因素,也少不了武器的作用。这么说吧,有它不见得行,比如国军那儿,但没它是万万不行的。 您看,整场战役下来,光各种口径的火炮,华野就使用了两千多门,合计发射了679943发炮弹,甚至一天打过3万发,什么概念?难怪对方统帅杜聿明都惊呼不已。另外,华野不仅炮多,还有坦克呢,想不到吧。 那这些武器弹药,尤炮弹,哪来的呢?缴获与解放区兵工厂生产外,还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我军在大连的兵工厂建新公司生产的,二是苏联提供的原日军在朝武器。它们不仅淮海战役,像孟良崮和豫东战役等,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粟裕才有此言。
评论列表